-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第二十讲汉书及东汉散、乐府、古诗十九首
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 第一节 《汉书》 一、作者班固及《汉书》的成书 二、《汉书》的体例和内容 《汉书》专叙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的历史(从汉高帝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全书共八十余万字,包括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传,共一百篇。在体例上承袭《史记》而有所变化:主要采用纪、表、志、传四体,改“书”为“志”,不取“世家”。十二纪主要以编年形式叙述西汉十二朝史实;八表则叙述秦汉官制演变以及汉代官职任免等事项;十志包括律历、礼乐、刑法、食货、天文、地理、艺文诸志,叙述政治经济以及学术思想史;七十传记叙西汉历史人物、少数民族以及邻国历史。 《汉书》的注本: 唐代颜师古《汉书》注,中华书局1962年点校出版的《汉书》。 《汉书》与《史记》的差异: 在思想上,《汉书》是官修的史书,班固又以儒家道统为指导思想,因而在材料的选择处理上,往往表现出适应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而《史记》是私人著述,思想不主一家,司马迁父子又多受道家和战国纵横家的影响,因而思想束缚较少,能独立思考,富于批判和创造精神。 在体例上,《史记》是第一部纪、传、表、书俱全的纪传体通史,全面记载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发展的历史。《汉书》继承《史记》体例,只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自高祖至孝平王莽二百二十九的汉代历史。 在取材上,《史记》雅俗并收,“或旁搜异闻以成其说”,“或得之于名山深宅”,或取之于旧俗风谣。而《汉书》的取材,据郑樵《通志?总序》云:“自高祖至武帝,多用《史记》之文,尽窃迁书”。 在史传人物方面,《史记》写人物真实与夸张相结合,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感情强烈,倾向鲜明,形象突出,文学性强。《汉书》则重在写实,遵照历史写作原则,没有《史记》的激情、夸张,历史性强。 在语言上,《史记》往往采用流行的口语,浅易近人,句式单行散体,少用骈偶。班固因是辞赋家,往往把辞赋的语言用入史传散文。爱用古字,多用文人辞藻,崇尚藻饰,倾向排偶骈俪。 在风格上,《史记》笔含感情,挥洒自若,富于变化,颇有慷慨之气。《汉书》多儒家正统典则,整严工练,有雍容典雅之风。表现在笔法上,《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这与《史记》的疏荡往复是不同的。 第二节 《吴越春秋》 一、《吴越春秋》 《吴越春秋》的文学价值: 首先,注重人物形象创造,刻画人物性格,并通过其内在联系和性格对照形成一系列人物群体。 其次,作品描述了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故事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 第三,作者善于选材与构思,形成了远古神话传说与真实历史交织的叙述。 最后,《吴越春秋》的文学成就还表现在它的语言特色上。词语丰蔚,具有较浓郁的民间风味;语言采用韵散结合、骈散相间的形式 ;俚语歌谣以及隐语的使用。 二、《越绝书》 第三节 《论衡》和《潜夫论》 一、王充《论衡》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现缺《招致》一篇 。 二、王符《潜夫论》 《贵忠》:“一旦富贵,则背新捐旧,丧其本心。疏骨肉而亲便辟,薄知友而厚犬马。宁见朽贯千万,而不忍贷人一钱;情积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 《交际》 :“呜呼哀哉!凡今之人,言方行圆,口正心邪,行与言谬,心与口违。论古则知称夷、齐、原、颜,言今则必官爵职位;虚谈则知以德义为贤,贡荐则必阀阅为前。处子虽躬颜、闵之行,性劳谦之质,秉伊、吕之才,怀救民之道,其不见资于斯世也,亦已明矣。” 三、东汉的碑文和游记 东汉碑文有崔瑗的《河间相张平子碑》,蔡邕的《郭有道碑》和《陈太丘碑》 。 马第伯的《封禅仪记》 。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乐府原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由于专事搜集、整理民歌俗曲,因此后人就用“乐府”代称入乐的民歌俗曲和歌辞。在六朝,更明确地把“乐府”和“古诗”相对并举,以区别入乐的歌辞和讽诵吟咏的徒诗这两类诗歌体裁。宋、元以后,“乐府”又被借作词、曲的一种雅称。 乐府的兴废沿革 : “但能纪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汉书·礼乐志》) “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班固《两都赋序》) “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集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意”(《史记·乐书》) “方兴天地诸祠,欲造乐,令司马相如等作诗颂,延年辄承意弦歌所造诗,为之新声曲”(《汉书·李延年传》) 《宋书·乐志》指出:“汉武帝虽颇造新哥(同“歌”),然不以光扬祖考、祟述正德为先,但多咏祭祀见事及其祥瑞而已,商、周雅颂之体阙焉。” “内有掖庭材人,外有上林乐府”(《汉书·礼乐志》) “岁时以备数,然不常御。常御及郊庙皆非雅声” (《汉书·礼乐志》) “黄门名倡丙疆、景武之属,富显于世;贵戚五侯、定陵、富平外戚之家,淫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