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廉文鉴赏第二期
《岳阳楼记》留给我们的政治财富
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著名新闻理论家、作家梁衡说,如果让他在古文中忍痛选一篇,那就是《岳阳楼记》,范仲淹的政治思想全部浓缩在这368个字的《岳阳楼记》中,《岳阳楼记》是宝贵的政治财富,值得我们继承。他重点强调了《岳阳楼记》中蕴含的做官的道理,即政治财富。范仲淹对中国政治文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一个“忧”之上,即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扬弃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传统,一心一意只为人民。梁衡认为,《岳阳楼记》包括三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告诉我们怎么作文,二是告诉我们怎么做人,三是告诉我们怎么做官 。
一、告诉我们怎么作文——文章应达到的“三境之美”
《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到底好在什么地方?概括地说达到了“一文、二为、三境、五诀”的境界。一文是文章有文采。“二为”即:一为思想而写,二为美而写。既要有思想,又要有美感。“三境”是指文章要达到三个层次的美:一是景物之美,描绘出逼真的形象,让人如临其境;二是情感之美,创造一种精神氛围叫人留恋体味;三是哲理之美,说出一个你不得不信的道理。这三个境界一个比一个高。“五诀”是指文章的“形、事、情、理、典”,文中必有具体形象,有可叙之事,有真挚的情感、有深刻的道理,还有可借用的典故知识。仔细阅读分析《岳阳楼记》,作者将形和情有意推向理的高度,写出了超出物质利益的诱惑,超出个人私念的“忧乐观”:在朝为官,不忘百姓,太平时忧天下,危难时担天下。什么时候才乐呢?到文章快结束时才推出一声绝响,一个响亮的哲理式结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官要做这样的官,做人要做这样的人!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成了一篇千古不朽的范文。
二、告诉我们怎么做人——独立、理性、牺牲的人格之美
人们都熟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却常忽略了文中的另一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前者是讲政治,怎样为政、为官,后者是讲人格,怎样做人。前者是讲政治观,后者是讲人生观。范仲淹是政治家,一个政治家行为的背后都有人格精神在支撑,而且其人格的力量会更长久地作用于后人,存在于历史。正因为讲出了这两个人生和政治的基本道理,这篇文章才达到了不朽。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物,指外部世界,不为利动;已,指内心世界,不为私惑。就是说:有信仰、有目标,有精神追求,有道德操守。结合范仲淹的人生实践,可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他的人格思想。一是独立精神,二是理性精神,三是牺牲精神。范仲淹的独立精神决不是桀傲不驯的自我标榜和逞一时之快的匹夫之勇,纵观范仲淹一生为官,无论在朝、在野、打仗、理政,为官不滑,为人不奸,不人云亦云,就是对上级,对皇帝,他也实事求是,敢于坚持,能够抛却个人利益,不患得患失。这里固然有负责精神,但不改信仰、按规律办事,却是他的为人标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人能超然物外,克服私心,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三、告诉我们怎么做官——忧民、忧君的为政之道
范仲淹对政治文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一个“忧”字上。《岳阳楼记》产生于我国封建社会成熟期之宋代,作者生于忧患,成于忧患,倾其一生和一个时代来解读这个“忧”字。范仲淹的忧国思想,最忧之处有二,即忧民、忧国。也可以说是留给我们的两笔政治财富。用现代政治术语来说就是:干群关系和上下级关系。这是每一个政治家都要面对的问题。
忧民。他在文章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就是说当官千万不要忘了百姓,官位越高,越要注意这一点。政治就是管理,官和民的关系是政治运作中最基本的内容。忧民生的本质是官员的公心、服务心,是处理和个人与群众的关系。人民永远是第一性的,任何政权都是靠人民来支撑。范仲淹强调“民为邦本”,继承了唐太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一思想并努力在实践中贯彻。他按儒家经典的要求“达则兼济天下”,但是却扬弃了“穷则独善其身”,只要有一点机会,就去用手中的权力为老百姓办事,并时刻思考着只有百姓安康,政治才能稳定。他的忧民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为民办事、为民请命和为民除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忧民”实际上是检验一个官好坏的试金石,也成了千百年来永远的政治话题。
忧君。诚如他言:“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范仲淹是贤臣,他“忧君”的实质是忧君所代表的国事,而不是忧君个人的私事。范仲淹的忧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敢说真话,犯颜直谏。“士不死不为忠,言不逆不为谏”。他说,既然为官就要担起责任,那种“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的态度最不可取。范仲淹忧君的第二方面的表现是大胆改革,付诸行动。 一个政权的腐败总是先从吏治腐败开始。凡一个新政权诞生后,通常,官位成了胜利者的最高回报,官吏既是这个政权的代表和既得利益者,也就成了最易被腐蚀的对象和最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