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卫生医疗事业(一)-文学教育读本.pdfVIP

我国的卫生医疗事业(一)-文学教育读本.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我国的卫生医疗事业 (一) 编者董原 目 录 绪论1 新中国的卫生组织 34 卫生宣传出版机构和医药卫生学术团体49 爱国卫生运动51 医疗器械工业92 今昔变化93 发展历程97 恢复中兴起(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97 曲折中成长(一九五七——一九六五年)102 艰难中前进(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105 调整中提高(一九七七——一九八五年)107 常规装备的普及和发展 111 新型器械的研制和开发134 适应多方面需要,承担专项性任务153 1 我国的卫生医疗事业(一) 绪论 中国共产党历来关心人民的健康。早在建国前的革 命根据地,人民的卫生事业就被放到重要的地位。毛泽 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时就对卫生工作 作过不少的重要指示。人民解放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卫生 工作者为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做出了 很大的贡献,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当时由于 国民党的经济封锁,革命根据地的物质供应极端困难, 虽然得到国内国外一些正义人士的支援,卫生事业也只 能取得有限的发展。建国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我国的卫生事业才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不仅改变了旧社 会那种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医疗保健的局面,使广大人 民基本上都得到了健康的保障,而且在发展速度上也远 非过去可比。中国人民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的时代, 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卫生工作的范围很广,包括很多专业。各个专业的 发展、成就、经验将在本卷各章分别叙述。为了使读者 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在这一章里,首先对建国以来整个 卫生事业发展的全貌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卫生工作四大方针的提出 解放前,我国劳动人民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享受不到健康的保障。在新 中国成立之初,卫生工作面临着的是一个人民疾病丛生、 2 我国的卫生医疗事业(一) 缺医少药的严重局面。 当时,威胁人民生命与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是急、 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如:人间鼠疫波及20 个省、自治区的 549 个县。据一九○○年到一九四九年 的不完全统计,全国鼠疫发病人数达 1,155,884 人,死 亡 1,028,808 人。霍乱自一八二○年传入我国以来,每 次大流行都使我国受到侵袭,引起的大小流行近百次。 天花流行同样非常猖獗。血吸虫病的流行范围达200 多 万平方公里,患病人数在 1,100 万人以上。黑热病患病 人数在53 万人以上。丝虫病患病人数在3,000 万人以上。 疟疾经常有暴发性流行,华南的不少地方久已成为“瘴 疠”之区。结核病的患病率高达4%左右,死亡率高达2 00/10 万以上。麻风病患病人数不下50 万。性病常有发 生。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于28 个省、市、自治区的 1,4 64 个县,受威胁的人口达 27,801 万人之多。在克山病 病区,急性克山病死亡率极高,对于当地人民是一大威 胁。此外还有其他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在流行。 解放前我国人口的死亡率是25 ‰左右,婴儿死亡率是2 00‰左右,人口的平均寿命是35 岁。 建国之初,卫生工作队伍和机构以及药品、器械供 应的情况又是怎样呢?据一九四九年统计,全国中西医 药卫生技术人员共有505,040 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即 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的医药人员)仅有38,875 人,而且绝 大部分是在大城市里工作。全国有医院 2,600 所,病床 80,000 张,占全国人口85% 以上的农村仅有病床20,133 张。据一九四七年的统计,全国只有县医院 1,437 所, 且条件都非常简陋。每个医院平均只有病床十几张,医 疗设备少得可怜。至于村、镇的卫生医疗机构,则更是 3 我国的卫生医疗事业(一) 寥若晨星。药品供应非常不足,绝大部分化学药品国内 不能自制,最简单的医疗器械也要依靠进口。 总之,在解放前,广大劳动人民得不到卫生条件以 预防疾病,得了病又无力就医。农村的情况更为严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