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词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第三节 最常见的词组
词组是语言中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组成的语言成分,例如“学生学习”、“吃香蕉”、“红苹果”、“努力学习”、“爸爸和妈妈”等。词和词按照不同的语法规则进行组合就造成不同类型的词组。下面介绍现代汉语中最常见、最基本的五种类型的词组。
一、偏正词组
这种词组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修饰、限制、说明后一部分;后一部分是被前一部分修饰、限制、说明的,是整个词组的核心。前一部分称为修饰语,后一部分称为中心语。例如“干净衣服”就是偏正词组,“干净”是来修饰、限制、说明“衣服”的,“衣服”是该词组的核心,其中的“干净”就是修饰语,“衣服”就是中心语。再如“刚来”也是偏正词组,副词“刚”是来修饰、限制、说明动词“来”的,“来”是该词组的核心,其中“刚”是修饰语,“来”是中心语。
偏正词组,按它的语法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名词性偏正词组,即在语法上大致相当于名词。例如:
(1)白衬衣 漂亮的衣服 |
木头桌子 不锈钢的勺儿
学校的房子 我的书
红红的脸 绿油油的秧苗
三本书 两位老师
北京气候 今天的报纸
下面的词组也属于名词性的偏正词组:
(2)首都北京 他们三个人 周恩来总理
例(2)跟上面举的例子有些不同,例(2)各实例的修饰语和中心语所指相同,只是说法不同。这种偏正词组特称为“同位词组”。
(二)动词、形容词或状态词性的偏正词组,即在语法上大致相当于动词、形容词或状态词。例如:
(3)刻苦学习 仔细地听讲
慢慢走着 轻轻地敲了一下
已经走了 正在吃饭
向他学习 按他的意见办
非常努力 格外地热心
老干干净净的 一直老实巴唧的
忽然电话铃响了 干脆你去
为了区别起见,一般将名词性偏正词组里的修饰语称为“定语”,将动词、形容词或状态词性的偏正词组里的修饰语称为“状语”。定语常常可以带“的”,如“白衬衣~白的衬衣”、“木头桌子~木头的桌子”;而状语常常可以带“地”,如“刻苦学习~刻苦地学习”、“非常努力~非常地努力”。
二、述宾词组
“干净衣服”是上面讲过的偏正词组,“干净”是定语,“衣服”是中心语。把这个偏正词组的前一部分“干净”换成别的成分,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A 干净衣服 → 脏衣服
B 干净衣服 → 洗衣服
A组的“脏衣服”和“干净衣服”,虽然具体意思变了,但两部分的关系没有变,仍然是前一部分修饰限制后一部分,“脏衣服”仍是偏正词组;B组的“洗衣服”跟“干净衣服”可不一样了,不仅具体意思变了,前后两部分的关系也变了,前一部分叙述某种动作行为“洗”,后一部分指明受那动作行为影响、支配的对象(衣服),前后两部分是支配关系。“洗衣服”这样的词组,我们称之为述宾词组。
述宾词组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通常由动词性词语充任,表示某种行为动作,一般称之为述语,这是整个词组的核心;后一部分常见的是由名词性词语充任,也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性词语充任,它是受前一部分影响、支配的对象,称之为宾语。述语和宾语之间是一种支配关系。例如:
吃米饭 写了篇文章 研究过哲学 增进友谊
去北京 逛公园 来过一个人 洗凉水
看打球 学过游泳 打算回去 值得考虑
爱干净 怕冷清 觉得不舒服 以为很好
听说他回来了 知道她已经走了 希望他来 以为他来了
例(1)-(5)都是述宾词组。作述语的都是动词性词语;就宾语看,例(1)、(2)作宾语的是名词性词语,例(3)是动词性词语,例(4)是形容词性词语,例(5)是主谓词组。
三、述补词组
“洗衣服”是上面讲的述宾词组,如果把“衣服”换成“干净”,“洗干净”就是述补词组了。
述补词组也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述语,只能由动词或形容词充任,是整个词组的核心;后一部分是补语,通常由动词、形容词性词语或状态词性词语充任。彼此之间是补充关系。例如:
洗干净 煮熟 看懂 写完
走进来 跑过去 拿来 踢过来
洗得干净 洗不干净 走得进来 走不进来
学得很认真 洗得干干净净 白得像雪 干净得一点灰尘都没有
好极了 乐坏了 香死了 热得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