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1例,以中药汤剂、中医针刺配合西药联合治疗,并设对照组9例单纯给予西药治疗及其他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组:1周内治愈8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1周内治愈6例,显效1例,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外科学》[2]312及《皮肤病学》[3]30拟定:①发病初期。轻度发热、疲倦、乏力、全身不适以及患部灼痛等前驱症状。②发病期。在一定的神经分布区发生红斑、斑丘疹或丘疱疹,继而发生多数簇集性水疱,高亮至黄豆大,疱壁紧张发亮,内容澄清透明,疱周有红晕。③恢复期。水疱内容混浊或化脓,水疱破裂成糜烂面,直至干燥结痂,痂脱后,自行治愈,可留有一时性的暗红色斑或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瘢痕,但可以留顽固性神经痛。④实验室检查。水疱液中分离病毒或检测VZV、HSV抗原或DNA是鉴别诊断唯一可靠的方法。⑤剧烈神经痛时排除肋肌炎、心绞痛等。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中药治疗属热重于湿者,内服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龙胆草10 g、青连翘15 g、干生地15 g、建泽泻6 g、车前子12 g、淡黄芩10 g、生栀仁10 g、粉丹皮10 g、苦木通10 g、生甘草10 g),水煎2~3次,2~3次/d,温服。属湿重于热者,内服除湿胃苓汤加减(苍术6 g、厚朴6 g、陈皮10 g、滑石块12 g、炒白术10 g、猪苓12 g、炒黄柏12 g、肉桂3 g、炙甘草10 g),水煎2~3次,2~3次/d,温服。配以针刺疗法:根据皮损的部位取穴,发生在上肢胸部者,取曲池,合谷;发生在下肢者取穴足三里、三阴交或者阿是穴[2]40。西药:三氮唑核苷(病毒唑)10 mg/kg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滴,1次/d,布洛芬(芬必得)300 mg,口服,2次/d,治疗周期为1周[3]31-37。
2.2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伴水泡破裂可用2.5%龙胆紫溶液涂患处,病程同治疗组,治疗期间禁食辛辣及油腻食物,戒烟、酒等。
3疗效标准及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外科学》[2]312-314及《皮肤病学》[3]30-31拟定。治愈:水疱内容混浊或化脓,水疱破裂成糜烂面,直至干燥结痂,痂脱后,自行治愈,留有一时性的暗红色斑或色素沉着,无明显瘢痕,无遗留神经痛;显效:水疱明显减少,水疱干瘪或结痂,有轻微神经痛的症状存在,耳鸣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水疱仍然存在,并有向头面部延伸、增多趋势,神经痛剧烈,甚至影响睡眠,耳鸣症状加重。
3.2治疗结果治疗组:1周内治愈8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1周内治愈6例,显效1例,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该病毒具有亲神经及皮肤的特性。其发生、发展与机体的细胞免疫缺陷有关,老年人患此病后常常疼痛难忍,皮损恢复慢,易留后遗神经痛。老年人因其自身的生理及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本身免疫力相对低下,神经感知力相对低下。根据其临床表现,簇集性水疱呈带状排列,单侧分布及神经疼痛的特点,治疗多反复运用抗病毒、抗甾体类镇痛药物[3]37,使得病程长,疗效差,副作用大,同时也增加了医疗成本,加重了经济负担。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合理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已成为医务工作者在老年干部保健工作中应该重视和研究的课题[4]。
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由于情志失调,肝胆火盛,挟湿蕴阻皮肤,加之患者年老体弱,正气不足,病邪难除,故老年患者的病程长,其中热重于湿型龙胆泻肝汤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方中龙胆草善泻肝胆之实火,并能清下焦之湿热,加以黄芩、栀子、柴胡苦寒泻火,车前子、木通、泽泻清利湿热,使湿热从小便而解,以生地、当归养血益阴,甘草调和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之功。湿重于热型除湿胃苓汤方中苍术、厚朴、陈皮燥湿健脾,除湿散满,并用滑石块、炒白术、猪苓燥湿利尿,消肿渗湿,加以黄柏清热燥湿,肉桂温经通脉,炙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燥湿除湿利尿之功[2]271。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获取健康与疾病的相关信息,应用辨证方法加以分析、归纳、确立病人的症型,制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中西医治疗及健康指导。治疗期间应卧床休息,注意营养,还应穿清洁柔软的棉制内衣,以减轻摩擦。如疼痛影响睡眠,可适当服些镇静止痛药[4]。春季是多种传染病流行季节,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应尽量少去空气不洁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平时要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才能有效地提高免疫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