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青年女性椎弓根发育及外伤性胸腰椎骨折
中青年女性椎弓根发育及外伤性胸腰椎骨折摘 要:目的:探讨女性椎弓根发育与外伤性胸腰椎骨折的关系及处理。方法:选取外伤性胸腰椎骨折女性患者26例,测量伤椎及其上下各一个椎体的椎弓根横径,行手术治疗21例,前路治疗4例,后路治疗17例,椎管减压13例。结果:所有病例椎体高度恢复率95%,神经症状恢复率87.5%,治疗恢复率93%。结论:对于女性外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遵循常规疗法即可,但是,通过对此组女性患者的治疗,我们观察到女性椎体及椎弓根的发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关键词:女性;外伤性胸腰椎骨折;椎体发育
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6-0081-02
我院从2000年3月-2005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椎体骨折中青年女性患者26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6例,年龄16-46岁,平均29.3岁。按照Danis三柱骨折理论,分为单纯前柱骨折6例,合并中柱骨折17例,三柱均骨折4例。椎体压缩50%者19例,椎管侵犯50%者13例。
1.2 影像学资料
所有病例均行X线及CT扫描伤椎及上下至少1个正常椎体,并行CT测量正常椎体椎弓根最大横径、椎弓根后缘皮质至椎体前缘皮质长度、椎弓根跟管与椎体正中线夹角及椎弓根根管与椎板夹角,共测量28个伤椎及58个正常椎体。
1.3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大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指征为:①椎体高度压缩50%;②中柱或中柱、后柱骨折;③椎管侵犯50%;④合并神经、脊髓损伤。此组病例中三柱骨折4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余17例均为后路经椎弓根撑开,其中13例行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术;4例单纯内固定复位内固定。术后2周开始行腰背肌锻炼,在支具保护下下地活动;其余4例行保守治疗。
2 结果
2.1 椎弓根测量结果
胸11椎体骨折2例,椎弓根横径均为5mm;胸12椎体骨折13例,椎弓根横径95%,神经症状恢复率87.5%。21人随访6~59月,平均20月。7名患者(包括4名未植骨融合患者)于术后18个月后取出后路内固定,其中1例患者取出内固定系统后2个月复查出现椎体高度丢失,为椎弓根横径明显减少且未植骨融合者。
3 讨论
3.1 关于椎弓根的发育
脊柱骨的发育有初级和次级骨化中心。每一个椎体来源于3个原始中心,一个是椎体发育前体,另外两个是椎弓根前体。两侧的椎弓骨化中心分别形成半个弓,直到30-40岁之间,融合才全部完成。由于椎弓根后缘至椎体前缘可提供椎体内的最长骨性通道,为经过其中的内置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故经椎弓根而出现了一系列椎弓根螺钉椎体后路内固定系统,从而使得椎弓根的测量成为治疗前期的一个重要步骤。
3.2 国内外椎弓根的测量
Zindrick(1987)[1]通过X线及CT测量发现在横断面上,腰1最窄,为8.7mm(4.5~13.0mm);腰5最宽,平均为18.0mm(9.1~29.6mm)。在矢状面上,腰5最窄,平均为14.0mm(9.5~19.0mm);腰1最宽,平均为15.4mm(11.0~21.0mm)。
侯树勋,史亚民等[2-3]通过成年人的下胸椎及腰椎的椎弓根在CT上的测量分析,得出不同性别及身高的成年人下胸椎及腰椎的椎弓根在其横径、延长径及倾斜角的数据。另有多组国内学者[4-7]分别在正常人群、青少年脊柱侧弯及尸体上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测量,得到与国外测量类似结果,且与我们常用的椎弓根钉棒系统所提供的椎弓根粗细、长度相符合。
3.3 本组资料的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在中青年女性患者中约18%左右的椎弓根横径明显小于国内外的各组测量资料,笔者考虑为以下几种情况:①本组数据样本量较小,为偶然性事件或小概率事件;②本组数据确实反映了目前的一种状况,即:在女性中存在一定概率的椎体和椎弓根发育不佳状况,尤其以中青年女性表现较为明显,而国内外的数据多为健康人群或尸体标本。笔者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均应重视上述情况,避免因准备不足而出现各种不良情况:如椎弓根爆裂、神经根损伤、内固定失稳等,从而影响疗效。因此,一旦发现存在明显椎弓根细小时,应仔细阅片,及时准备合适的椎弓根螺钉,或考虑选择其它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 ZINDRICK MR,WILTSE LL,DOORNIK A, et al.Analysis of the morp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oracic and lumber pedicles[J]. Spine,1987,12:160.
[2] 侯树勋,史亚民.国人下胸椎及腰椎椎弓根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