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腺癌病人新辅助化疗护理体会
乳腺癌病人新辅助化疗护理体会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4-0609-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乳腺癌是女性乳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40~60岁绝经前后的妇女。病因尚未阐明,与遗传、内分泌、女性乳房良性疾病、高脂饮食、环境及生活方式有关。国内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新辅助化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化疗手段,对肿瘤病人进行术前化疗,可以促进乳腺局部肿瘤和转移灶的退缩,扩大手术适应证及缩小手术范围,还可降低癌细胞的活性,预防术中肿瘤细胞的播散,控制临床上未发现的微小转移灶,降低乳腺癌的转移机率,为手术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我科针对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乳腺癌病人均为女性,年龄35~70岁,钼靶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病人均无肝、肾功能不全及心肺等重要脏器的病变等化疗及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不同化疗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给药途经、方法,如化疗前一天口服醋酸地塞米松7.5 mg每日2次,连服3天,预防过敏反应。第一天输多帕菲必须用5%葡萄糖液溶解或生理盐水500 ml稀释,严格控制静脉滴注时间,1小时内滴完。第二天输法玛新,用生理盐水500 ml稀释,1~2小时内滴完。行术前化疗1~3个周期。
1.3 结论:针对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使病人均能积极配合治疗,顺利通过术前化疗进行了手术。
2 护理
2.1 化疗前全面评估:病人入院后通过入院评估全面了解病人现病史、既往史、治疗经过、手术方式、心理状态,护理体格检查及身高体重、体表面积、饮食、自我护理知识、用药情况、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
2.2 心理护理:根据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病人多处于愤怒期后期、抑郁期前期,表现为愤怒、恐惧、对预后的焦虑,自我形象(自尊)紊乱,家庭、社会角色全部(部分)缺失。病人大多为女性,形象、家庭角色多太过看重。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家庭支持功能的作用,动员家人陪伴病人;向病人及家属讲解说明乳房不是性器官不影响夫妻生活;告之重返社会的病例联系方式,鼓励与之交流;介绍先进的现代整形技术和医学技术对预后树立信心;帮助选择合适的帽子或假发,严格注意保护隐私。
2.3 化疗护理:化疗前向病人解释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教会病人应用调整呼吸、听音乐、看书、交谈等方式分散注意力以减轻恶心、呕吐等不适。静脉化疗前应检查有无回血确保通畅方可给予化疗药物,如有红肿、疼痛等不适及时予以处理。乳腺癌病人因患侧上肢淋巴回流受阻,只能在健侧肢体输液,因此病人化疗开始就应注意静脉计划有序的应用,确保完成化疗计划而又减少病人的痛苦。化疗时可给予冰帽或冰枕以预防脱发,有脱发建议用合适的帽子、假发;定期监测血常规、心肝肾功能,有异常据医嘱及时处理,如白细胞、血小板低于正常应暂停化疗,太少则应注意保护性隔离,加强营养,应用药物等。
2.4 饮食指导:向病人解释进食饮水的重要性,以清淡富含营养适量的纤维素食物为主,指导病人合理饮食,不宜在饱餐后或空腹时行化疗,在饭后2~3小时应用化疗药物最佳,饮食宜少量多餐,化疗期间不宜过饱及过油腻的食物。
2.5 健康教育:定期随访、定期检查按医嘱继续化疗,指导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可按郭桂芳,姚兰[2]所提供之方法进行锻炼。
3 评价
乳腺癌病人应用新辅助化疗可以促进乳腺局部肿瘤和转移灶的退缩,扩大手术适应证及缩小手术范围,还可降低癌细胞的活性,预防术中肿瘤细胞的播散,控制临床上未发现的微小转移灶,降低乳腺癌的转移机率,为手术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病人会在化疗时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但化疗效果显著,为了让病人顺利完成化疗周期,必要的心理护理及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可以帮助病人完成化疗周期,而且可以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全国高等教育医药院校教材.外科护理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2.
[2] 郭桂芳,姚 兰.全国高等院校护理学专科教材.外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
收稿日期:2007-11-07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