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性脑卒中临床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症状性脑卒中临床探究

无症状性脑卒中临床探究[摘要]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方法:对98例神经内科无症状脑卒中患者的头部磁共振成像(MRI)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病因以高血压动脉硬化及糖尿病多见,病变部位通常与病因密切相关,大部分患者无症状及体征,部分患者表现为轻微、短暂、非特异的症状,积极治疗及给予预防性保健措施能预防脑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结论:应充分认识无症状脑梗死的临床意义,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疗,防止发生症状性脑梗死,预防脑血管性痴呆。 [关键词] 无症状性脑卒中;磁共振成像;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b)-188-01 无症状性脑卒中是指无神经系统症状或症状轻微,不足引起患者及医生注意,而影像学检查出现梗死或出血灶的脑卒中,近年来随着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临床广泛应用,发现了无症状脑卒中病例增多,本研究报道了我院2004~2006年500例接受头部MRI检查而发现无症状脑卒中98例(占19.6%),现将其病因、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8例,均经头MRI证实,其中,男80例,女18例;年龄52~82岁,平均66岁;合并高血压病90例(91.8%),冠心病81例(82.6%),糖尿病21例(21.4%),房颤10例(10.2%)。 1.2临床表现 头昏、轻度头痛、乏力59例,一过性偏侧肢体麻木28例,一过性吐字不清12例,一过性失语11例,血压18~25 kPa,均有眼底动脉硬化达Ⅱ~Ⅲ级,全部病例均未查到神经系统异常体征。 1.3影像学改变 98例均做头部MRI检查,提示双侧基底节多发梗死67例,基底节单发梗死6例,皮层梗死3例,小脑梗死8例,皮层局灶性出血13例,脑干出血1例。 1.4 治疗和预后 患者均予以改善脑细胞代谢、脑保护、对症控制血压、血糖及心律失常治疗,症状完全缓解,随访2年,其中有10例出现不同程度痴呆。 2讨论 本组病例无症状性脑卒中占全部脑血管病患者的19.6%。荷兰Herderschee等[1]报道为13%;美国国立神经病学及卒中研究会资料表明,1 203例急性卒中入院病例中,135例有无症状脑梗死,其发生率为11%[2],在中老年人群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显示[3],MRI发现64岁以上的人群SBI发生率为28%。国内一组连续尸解966例中发现SBI 125例(12.9%),本组与上述统计资料基本相符。病因中以高血压动脉硬化及糖尿病多见,无症状性脑卒中主要原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其机制是长期高血压使脑内小动脉痉挛、管腔变窄或出现微小动脉瘤,容易发作微栓塞或微小动脉瘤破裂出血,这种高血压微血管病变在腔隙性无症状梗死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无症状性脑卒中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其原因可能是异常的糖代谢促进了小血管粥样硬化形成,后者常引起微小的、深在部位的脑梗死,由于解剖特点,这类脑梗死多无临床表现。一些研究还表明,慢性心房纤颤病例也易发生无症状性脑卒中,病灶多较大、且常位于大脑皮质枕区或额顶区,因而一般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易被忽视。 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腔隙性梗死,病变部位较深,病灶较小,直径小于1.5 cm,病变累及内囊前肢、放射冠、基底节、丘脑、脑干及其他部位,但以累及基底节病变最多见。出血以脑叶(颞、顶叶)为多,本组资料与之相同。第二类为非腔隙性无症状脑梗死,此类病变多累及大脑皮质,通常病灶较大,多由房颤或其他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原性栓子栓塞。第三类为交界性梗死,占7%,病变多位于大脑中、后动脉交界区,病因多见于大动脉狭窄。 一些研究表明,如:Ricci等[4]认为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存在并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故无症状性脑卒中对急性脑血管病病程、并发症的发生率及30 d内病死率均无明显影响。反复多次无症状卒中后可发展为多灶性脑梗死,临床表现为血管性痴呆或假性球麻痹状态。Yamamoto等[5]2001年观察了平均动脉压对有腔隙状态和白质疏松病灶患者的影响,发现第1组有白质疏松病灶并在随访的4~5年中发生了痴呆的患者,在原有的血压增高基础上,平均动脉压下降了l0~15 mmHg(1 mmHg=1.133 kPa),第2组有TIA发作史但没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患者随访的4年中,平均动脉压增高了10~20 mmHg;第3组患者在随访的2年之内均再次发生了卒中,该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没有任何变化。以上提示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改善脑循环,维持平均动脉压,保证脑灌注压治疗对预防脑血管性痴呆有重要作用。 本组资料显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