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02年四川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DOC

2002年四川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2年四川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2002年四川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A卷(100分) 一、(20分,每小题2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诲(huì)人不倦 拈(niān)轻拍重 人声鼎沸(fú) B.并行不悖(bèi) 偃(yǎn)旗息鼓 坦荡如砥(zhǐ) C.豁(huò)然开朗 不辍(chuò)劳作 姹(chà)紫嫣红 D.随声附和(hè) 称(chèn)心如意 参(cān)差不齐 2.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他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B.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C他事先没有调察研究,以致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D.我放弃了竞选。我偃旗息鼓,甘败下风。 3.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这篇课文很深,不好理解。 ②这口井很深,人们打水比较吃力。 B.①我捧着它,好像整个生命都在我手中。 ②捧上洁白的哈达献给解放军战土。 C.①听了他的一席话,心就放宽了一半。 ②生活水平提高了,手头比过去宽多了。 D.①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 ②打仗的时候,他挂了两次花。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B.这个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C.北国人民连续30年用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铺设了这道宽达100公里的防护林;阻止了沙漠的南侵。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5.对下面这个句子主干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纸的发明,为书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A.发明提供了材料 B.发明提供了理想 C.发展提供了材料 D.发展提供了理想 6.对下面复句的层次和分句间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②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③而且能在大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 A.①|| ② | ③ B.① | ② || ③     条件 递进 条件 递进 C.①||② | ③ D.① |② || ③ 假设 并列 假设 并列 7,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B.“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C.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呢?他选取了后者。 D.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8.对下列文字的出处、所描写的人物及主要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②××笑道:“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 ③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④郑屠被这×××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 A.①《最后一课》 韩麦尔先生 心理描写 B.②《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门子 语言描写 C.③《社戏》 闰土肖像描写 D.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鲁提辖 动作描写 9.下列文字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B.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C.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D.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0.下列文字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子曰:“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 B.夫战,恿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C.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做后面的题目(10分,每小题2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