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畸牵引-桩冠修复在上前牙断根治疗中联合应用
正畸牵引-桩冠修复在上前牙断根治疗中联合应用[关键词] 正畸牵引;桩核冠;牙折;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b)-150-01
牙齿折断在临床常分为冠折、根折、冠根联合折断三类[1~3],本文着重分析讨论上前牙颈部折断的治疗。前牙颈部折断常分为冠颈1/3折断、牙龈缘处颈部平断及牙龈缘下根颈折断,而临床上经常遇到上前牙因意外事故导致的牙冠折断,较多深度达到牙龈边缘以下的断根,进行桩冠常规修复时难度较大,多数断根需要拔除。我们利用正畸牵引使断根适度向切方移动,达到修复的高度后,再进行桩冠修复[1,2],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04~2007年来我科就诊的上前牙外伤致颈部折断的患者35例,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2~30岁。其中,横断者11例,斜断者24例;中切牙20例,侧切牙12例,尖牙3例。断根无松动,牙周健康。
X线片显示断根长度大于同名牙冠长度,无其他骨折线,35例患者中,牙冠颈部折断线在龈下1~2 mm者17例,2~3 mm者13例,3~4 mm者5例。
1.2方法
断根在局麻及根管内麻醉下常规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暂封观察3~5 d如无明显不适,去除暂封及大部分根充物,将弯制的牵引钩粘固于根管中,与牙根方向一致。其余牙上粘接杭州新亚方丝托槽及颊面管,选用0.012 inch(1 inch=2.54 cm)镍钛成品弓丝结扎,并与牵引钩以微力结扎。要求患者每周复诊,逐渐加力。4周左右断根面达到龈缘上1 mm即达到修复的高度,换0.017 inch×0.025 inch不锈钢丝将牵引钩固定,去除牵引力,观察3~4周,待断根稳定,取出正畸装置,进行桩冠修复。
2结果
35例断根正畸牵引-桩冠修复后,经过1,3,6,12个月跟踪观察,有1例中切牙因咬物不慎导致桩冠脱落,1例中切牙因牙内吸收使冠根松动,3例侧切牙因牙内吸收使冠根松动,其余30例均完好无损。成功率为85.71%。
3讨论
临床上经常遇到上前牙因意外事故导致牙冠折断,较多深度达到牙龈边缘以下的断根,进行桩冠常规修复时难度较大,多数断根需要拔除。龈下根颈部折断的传统治疗方法,只有麻醉下拔除残余断根,等待伤口愈合,再做义齿修复。此种方法造成牙列缺损,拔牙过程的痛苦,损伤容易出血感染,而且等待义齿修复时间较长,常需2~3个月的时间。而前牙断根采取正畸方式牵引,可保住完整牙列,避免额外损伤及出血感染,等待义齿修复时间也较短,仅用1~2个月时间即可[4]。本文采用的牵引方式是上半口方丝弓固定矫治系统,运用记忆功能极强的国产镍钛成品弓丝,由细弓丝到较粗弓丝,由弱力逐渐增强,可使断根面达到龈缘上1 mm,达到修复的高度,再换成0.017 inch×0.025 inch不锈钢丝将牵引钩固定,待断根稳定后,进行桩冠修复。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又可获得舒适美观的效果,更容易让患者适应与接受。
前牙断根采取正畸方式牵引,牵引力量要柔和,持续力和间断力需交替进行。因为断根冠向牵引时根周牙槽骨会吸收,而根尖牙槽骨会再生,两方面交替进行,使断根移动时不致因骨再生不足、力量过大而松动脱落。另外,牙周膜纤维弹力较大,牵引后必须用硬弓丝固定保持,防止复发,使断根稳定[5]。此方法简便,无不适感,对邻牙无损伤,深受年轻患者欢迎。
[参考文献]
[1]樊明文,周学东.牙体牙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2-126.
[2]马轩祥,赵铱民.口腔修复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9-96.
[3]邱蔚六,张震康.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2.
[4]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6-262.
[5]李新颖.正畸牵引在前牙断根桩冠修复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21(2):190.
(收稿日期:2007-11-30)
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