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病患者自杀临床研究及护理对策
精神病患者自杀临床研究及护理对策[摘要] 目的:通过对精神病患者自杀的临床分析,探寻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阅住院或门诊自杀患者的病历共38例进行分析。结果:自杀死亡者共10例,占26.34%,自杀未遂者共28例,占73.66%。精神分裂症最多见,最常见的自杀方式为自缢。结论:提高护理质量,加强责任心,改善病房环境,加强病区管理,去除危险因素是预防自杀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自杀;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a)-114-02
自杀是指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主动采取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意识障碍下和被动采取的行为不能称为自杀。精神病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有研究表明,某些精神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物质滥用等自杀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60~120倍[1]。故精神病患者的自杀现象较为常见,据报道[2]自杀死亡的发生率占精神病患者总数的0.19%,占精神病患者死亡数的12.24%,精神分裂症占84.62%。自杀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如何预防和阻止精神患者的自杀,已得到精神科医务工作者、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笔者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的住院及门诊精神病患者发生自杀行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自杀行为发生的规律,以期探寻预防对策,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患者的病历及门诊病历进行分析,有自杀行为者共38例,其中,精神分裂症25例,占66%;情感性障碍11例,占29%;焦虑症2例,占5%。男27例,女11例,平均年龄(31.5±8.72)岁,平均病程(7.56±4.38)年,职业:务工人员3例,农民4例,干部21例,学生5例,教师5例;文化程度:文盲3例,小学8例,初中11例,高中7例,大专及以上9例。
1.2方法
调阅相关2005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住院和门诊病历,检出有自杀行为的精神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2结果
有自杀行为患者共38例,其中,自杀死亡10例,10例中,精神分裂症7例,抑郁症3例;住院患者6例,门诊患者4例;自缢死亡5例,服毒自杀3例,溺水死亡等2例;自杀前有先兆者7例;既往有自杀行为者4例;发生于夜间6例;发生于工作人员或家人无暇顾及者5例。自杀未遂者28例,其中,精神分裂症20例,抑郁症6例,焦虑症2例;住院患者13例,门诊患者15例;自缢自杀13例,跳楼8例,服毒5例,跳河2例。住院患者自杀均选择凌晨或中午工作人员较少时或乘人不备时。
3讨论
3.1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原因
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精神病症状支配下引起的自杀占精神病自杀总数的93.2%,其中,精神病性症状占63.9%,主要为幻觉、妄想、怪异的思维所致。情感性症状占29.3%,主要是焦虑、抑郁[3]。在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的自杀率仅次于抑郁症,但由于发病率高,病程长,自杀的绝对数占首位[4]。据报道[5],大约1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于自杀。部分处于恢复期的患者由于对精神病没有正确认识,或者认为患了精神病被社会鄙视,世人冷淡,逐渐产生厌世念头;或是对自己在患病期间的某些病态行为感到极度羞耻而自杀;或是无力支付药费,妻子离异,愿望未遂等心理负担过重而自杀[6-8]。
一般情况下,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发生采取“隐秘式”,也就是乘人不备,有些意识清楚的患者自杀是有计划的,因此,多在凌晨3∶00~5∶00工作人员非常疲乏时采取行动或乘患者吃饭、服药时躲在厕所里自杀[6、9、10]。据报道[3、6、10、11],自缢者最多,占27.5%~61.8%,其次为自伤、服药等;自杀前有先兆症状者可达78.64%,既往有自杀行为者占44.62%[2]。
3.2精神病患者自杀的预防措施
3.2.1严格检查入院时随身物品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支配和日常生活所需,身上有时带剪刀、绳子等物品,这些物品可为其本人或他人提供足够的自杀条件,所以入院时应仔细检查,全面更衣。
3.2.2加强病房内物品和内部管理办公用品种类繁多,不乏有些危险品,每班要认真交接班和检查,检查室内电路、窗户、床铺等。发现物品及时解决,同时加强病房内部管理,严格执行巡视制度,特别在开饭时间和夜间,护理人员对有自杀企图的患者心中有数,加强药品管理和发药制度,坚持“发药入口,看药下肚”制,严防藏药现象发生。
3.2.3加强探视者的管理首先有自杀观念的患者往往向家属提出一些近乎合理的要求,如要头绳、水果刀等,警惕性不高的家属往往会满足患者的要求,因此探视时应有工作人员陪视,不要因为工作忙或人情关系而粗略行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