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场域竞争与族群融合以张达京拓殖大台中平原为例郭-高苑科技大学.PDF

场域竞争与族群融合以张达京拓殖大台中平原为例郭-高苑科技大学.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场域竞争与族群融合以张达京拓殖大台中平原为例郭-高苑科技大学

場域競爭與族群融合 以張達京拓殖大台中平原為例 郭正宜 台灣‧高雄縣‧高苑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講師 摘要 本文的主旨在探討張達京如何運用其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透過場域競爭,來達 成拓殖大台中平原,並促成與岸裡社共生共榮的互補合作的關係,達成族群的融 合。文中,首先,簡述張達京的生平事蹟,並舉出張氏對清代大台中平原之開墾, 有很大的貢獻。根據張氏的生平事蹟而言,有兩件事是其中最重要的關鍵:一、 是康熙五十年(1711 年)岸裡諸番社突遭瘟疫侵襲,遂以草藥,治癒社眾,取得社 眾的信任。二、以「割地換水」方式取得耕地,以開拓大台中平原;其次,探討 布爾迪厄的「場域競爭」之概念;再次,說明張達京張達京「場域競爭」的社會 資本與文化資本;最後,說明張達京拓殖大台中平原,促成與岸裡社共生共榮的 互補合作的關係,達成族群的融合。這種共生共榮的族群合作關係,在當今全球 化,族群交往更加頻繁下,值得當代社會的借鏡與參考。 關鍵詞:張達京、場域競爭、布爾迪厄 一、前言 張達京,對於清代大台中平原之開墾,有很大的貢獻。張氏出生於康熙二十 九年(1690 年),廣東大埔縣黃塘地方(今大埔縣高陂鎮烏槎村),排行老二。張家 係黃塘書香世家,達京並由父親授以藥草秘方。乃祖武舉出身,對子弟傳以防身 拳術。二十餘歲張氏隻身渡台,自鹿港登陸。初與岸裡社番交易往來,和其土目 阿莫(阿睦或阿穆)過從甚密,常為座上客。康熙五十年(1711 年)岸裡諸番社突遭 瘟疫侵襲,遂以草藥,治癒社眾。番人奔相走告,各社均爭相延請為醫瘟疫。張 氏救人無數,番人感激之餘,乃妻以六番女1 ,後人因稱之「番仔駙馬」,首開台 灣拓荒時期,漢番結親加強二族和睦之例,深具歷史意義。雍正三年(1725 年), 清政府鑒於需有幹才教化番人,達京以熟知番俗民情,被任為通事。張氏採取 「以 夷制夷」之制,說服岸裡熟番總頭目助官平亂,出戰各社生番。岸裡番社與官府 之合作關係,為本島漢番關係之一佳例,亦為大台中平原開拓史上之一特色。凡 此皆漢通事張達京居中協調所致。張氏之功,不惟在漢番居中斡旋上,亦在其為 手拓大台中平原第一功臣。今社口古廟萬興宮(在神岡鄉)即供祀張氏長生祿位, 以祀其拓荒之功。 本文的主旨在運用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的 「場 域競爭」的觀念,來說明康熙年間,廣東客家移民“番仔駙馬"張達京拓殖大台 中平原的歷史事蹟,並促進與岸裡社平埔族的族群融合,達到互蒙其利的雙贏局 面。因此,首先須瞭解布爾迪厄的「場域競爭」的觀念之意涵,謹說明於下一節。 1 據廣東大埔縣高陂鎮烏槎村《張氏族譜》舊譜所載,記載有慈順、端淑、三娘、淑理、慈儉、 淑助等六位潘氏孺人,疑為六原住民女。 1 二、布爾迪厄的「場域競爭」 「場域競爭」是布爾迪厄社會理論的基本的概念。這個基本概念,是為了形 象地和儘可能真實地反映社會結構的動力關係及其生命運作狀況,布氏試圖運用 「場域」,把社會結構的動態性質,以共時態的理解型式表達出來。在布氏看來, 社會空間是由人的行動場域所構成的。社會的結構不是抽象的、靜態的;社會的 結構是由行動者在不同場域中進行象徵性實踐的社會空間,它永遠是和從事象徵 性實踐的行動者的「生存心態」2 、和行動者在權力鬥爭和較量中所進行的各種 不同類型的社會實踐緊密相聯繫。關於社會場域中的權力運作的問題,是布氏以 新的方法論和姿態論述行動和社會結構關係的中心點。 布爾迪厄「場域」的基本構成因素,「首先是在特定社會空間中的各個行動 者的相互關係網絡。任何場域的存在,主要決定於在其中活動著的行動者,在其 行動脈絡和過程中所形構的各種相互關係網絡。由於這些關係網絡是隨行動者的 實際行動而存在,所以,這些網絡本身就貫穿著行動者在行動中所具有和所呈現 的一切活生生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行動者的行動意圖、產生行動意圖的社會背 景和社會地位、貫穿於行動規劃和程序中的各種策略原則、表現在行動過程中的 行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