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专题复习:思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专题复习:思路

2012届诗歌鉴赏复习 ——结构思路 一、自主研习 1、【结构思路】 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文章结构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的发展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因此,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可见,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如果能够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也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了 2、【思路展开方式】 (1)按照时空的转换展开。 (2)按照情感的发展展开。 (3)按照说理的推进展开。 (4)按照对象的变化展开。 (5)按照事理的演变展开。 3、【分析诗歌结构和把握诗歌思路】 一般可以分三步: 第一步,粗读全诗,看这篇诗歌写的什么,这一步的作用是把握文章全貌。 第二步,以句为单位仔细读,然后用简明的话把句意概括出来,显露出诗歌的脉络。 第三步,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层次,这一步的作用是理清脉络,把握全诗的结构。 二、真题研读 1、大纲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 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3、湖北卷 登 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湖楼晚景 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答案: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濛濛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 4、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答案: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5、山东卷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做了铺垫。 三、总结规律: 设问特点 常见设问方式: “结构特点”“线索”“思路”“结构作用” “开篇特点”“脉络”“几个阶段(时期)” “结合全诗” “在整首诗歌中” 题型特点 结构特点:3.4.5 思路线索:1.2. 结构位置 题目——起句——中间诗句——尾句 1 、4 ——3 、5 答题规律: 诗题:点明内容、主题 首句:总领(全诗)、引领、奠定基调、 开门见山 中间诗句:过渡、铺垫、蓄势、承上启下 尾句:呼应、总结、卒章显志等 思路线索 感情脉络:喜、怒、哀、乐等情感的变化流动。 写作思路:时间、空间(远近、高低)、地点、景物先后、虚实等思维路径,思路流程。 答题基本模式: (大纲卷)答案: 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 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 “人去” 夜寂静时。 作者内心的孤独感随时间的推移变越来越强烈。 确定结构思路 + 结合诗句解说 + 表达效果 (概念) (关键词) (情感主旨) 四、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