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俳句中的季语解读日本民族的自然审美观
( )
2007 年第 5 期 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 5 2007
( ) ( )
总第 183 期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Art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erial No . 183
从俳句中的季语解读 日本民族的自然审美观
林娟娟
(厦门大学 外文学院 , 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 :季语是俳句的灵魂 。日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 ,使 日本民族
在生活中化育而成的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 ,蕴藏着该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情感方式 、价值观念和
审美情趣 。徘句中的季语即蕴含着这种 日本民众与自然共融互动的自然审美观 ,它深刻地传达了
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理念和季语式的自然的人生观 。
关键词 :俳句 ;季语 ; 自然审美观
( )
中图分类号 :I313 . 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8 - 0460 2007 05 - 0038 - 06
俳句是日本古典文学中最具有民族特性的一种韵文学的传统形式 ,也是世界文学中最短的格
律诗之一 。公元 7 世纪 , 由日本最早的诗歌形式“和歌”派生的“连歌”普及到庶民阶层后又称为“俳
谐连歌”。到了 15 世纪 ,“俳谐连歌”的上句 ,即由5 ·7 ·5 十七个 日语假名构成的“发句”成为独立诗
体 ,称为“俳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和艺术形式反映了现实生活 ,表现了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
情 ,具有与异民族迥然不同的高度玩味性和欣赏性 ,使之从诞生之 日起就展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
为此 ,它经历了五百多年的历史 ,至今仍风靡 日本社会 ,并显示着非凡的活力 : 日本俳句协会遍布全
国各地 ;结社的俳句专刊千余种 ,全国性的报纸大多辟有俳句专栏 ,与俳句相关的出版物不计其数 ,
俳句作者更是男女老少逾千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 ,1970 年创立的日本学生俳句协会是由小学至大
学的学生组成 , 旨在培养青少年的情操与感性 、强化学校创造性教育 。日本人致力于俳句的兴隆和
国语的醇化 ,使 日本俳坛展现出多元化的辉煌景观 。值得注意的是 , 目前俳句的国际化趋势十分显
著 ,全球共有 50 余个国家逾 200 万人用母语吟咏或创作俳句 。这是一个令人瞩目且不可思议的文
化现象 。笔者以为 ,俳句如此动人的力量在于季语的魅力 。
在俳句中 ,季语鲜活浮现了森罗万象的大千世界 :春夏秋冬的四时风情 ,山川草木的自然风姿 ,
花鸟虫鱼的千姿百态以及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微妙的心理变化 。它使十七个音节构成的玲珑小诗
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情趣和丰富的主观情感 。然而 ,季语“所具有的最大功能就是将读者一下子带入
抒情 、咏叹的领域 ———更正确地说 ,是把读者引向一个审美的境界 :用欣赏的目光深切体会诗句所
[ 1] 113
描绘的内容 ,并从其中体会到深刻的人生意义 。”
收稿 日期 :2007 - 06 - 01
( )
基金项 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 2006B2126
( )
作者简介 :林娟娟 1954 - ,女 ,福建诏安人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 。
·38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标公告附件004.doc
- 中职生否定自我概念的调查及矫正策略 - 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doc
- 中药新药防治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研究设计与评价要点.pdf
- 中文知识组织系统形式化语义描述标准体系(三).pdf
-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pdf
- 中粮集团知识管理显风华.pdf
- 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中证中央企业红利指数 -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pdf
- 中证银联智策大数据100 指数编制方案 -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pdf
- 中部典型市域长时序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 江苏农业科学.pdf
- 中韩专利审查高速路试点项目简介.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