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周测三试题
2016年东营市一中高三第一轮复习综合检测(三)
语 文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每小题3分,15分)
1.文中加点的词语,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间(jiàn)或???? 婉如?????? B.黑黝黝(yōu )??笑容可掬C. 萼(yuè)红????安详??????D. 遒劲(jìn)??? ?峨冠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灼灼????幽静????????????B. 灼灼?????宁静?????C. 濯濯????宁静?????????????D. 濯濯?????幽静?????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池中有一座湖心亭????????滴青流翠,楚楚动人B.湖心亭位于池中??????????楚楚动人,滴青流翠C.池中有一座湖心亭????????楚楚动人,滴青流翠D.湖心亭位于池中??????????滴青流翠,楚楚动人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现在一些大学生制作简历时,多彩色打印,铜版纸印刷,贴艺术照,不惜工本,然而那些华而不实的简历即使投到用人单位也不过是泥牛入海,起不到实际的求职作用。B.昨晚播出的《中国达人秀》节目中,来自山东成武县一个小村庄、年仅12岁的小男孩马子跃虽然外表弱不禁风,但其歌声宛如空谷足音,蕴含着动人心魄的力量。C.一个人要勇敢改过,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面对自己的过失,不但不加以改正,甚至闻过则喜,就失去了改过的机会,不能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D.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然而许多人已经在城里住惯了,返回乡村生活,显得积重难返了。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据中国近五十多年来雾日和霾日的变化研究表明,大部分地区雾日的变化并不明显,那么这些所谓的雾天增多了,实际上都是霾天增多。B.宋代之后,文人写意画的流行对一笔一画的深浅浓淡、参透润化都极为讲究,生宣的独特润墨性深受时人青睐。C.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D.齐鲁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斑斓多彩的地域文化中的一支,是以先秦时期齐鲁两国文化为内核,以齐鲁两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和延续作为主要描述对象。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6.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7.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
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
C.观察、审阅、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
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成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性”。
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
阅读下列回答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