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4单元 15荔枝赋并序.doc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4单元 15荔枝赋并序.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4单元 15荔枝赋并序

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荔枝赋并序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译文:泽兰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赏析: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意旨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 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王冕)于是学成了博学多能的儒生。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环诡(ɡuǐ)  西掖(yì)  迁累(lěi)  惊仡(yì) B.大谬(muì) 暇日(xiá) 绀理(ɡān) 蠲忿(shú) C.黛叶(dài) 蓊郁(wēnɡ) 沮洳(jù) 绮缋(ɡuì) D.攒萃(cuán) 骈比(pián) 冏然(jiǒnɡ) 嘉宾(jiā) 解析:A项,“掖”读“yè”;B项,“谬”读“miù”,“绀”读“àn”,“蠲”读“juān”;C项,“蓊”读“wěn”,“缋”读“huì”。 答案:D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世务卒卒,此志莫就   卒卒:勿促 B.因道扬其实,遂作此赋 道扬:彰显,表彰 C.乃作酸于此裔 作酸:变作酸味 D.下合围以擢本 合围:双手合抱 解析:C项,作酸:植物生长。 答案:C3.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与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实乃熟   乃:副词,于是,就 B.故微文而妙质 而:连词,表并列,相当于“又” C.味以无比而疑 以:介词,因,表原因 D.诸公莫之知 之:代词,它 解析:C项,以:连词,表原因,因为。 答案:C4.下列对句子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皮龙鳞以骈比。 译文:外皮像龙鳞一样紧密排列。 B.虽琼浆而可轶。 译文:味道比琼浆玉液稍差一点。 C.心恚可以蠲忿。 译文:心里生气就可以拿着荔枝泄愤。 D.援蒲桃之见拟,亦古人之深疾。 译文:用葡萄来和荔枝相比,可见古人病入膏肓了。 解析:B项应为“味道超过琼浆玉液”;C项应为“(吃了荔枝)心头的愤怒可以平息”;D项后半句应为“也是古人产生的错误”。 答案:A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2题。 南海郡出荔枝焉,每至季夏,其实乃熟,状甚环诡,味特甘滋,百果之中,无一可比。余往在西掖,尝盛称之,诸公莫之知,而固未之信。唯舍人彭城刘侯,弱年累迁,经于南海,一闻斯谈,倍复喜叹,以为甘旨之极也。又谓龙眼凡果,而与荔枝齐名,魏文帝方引蒲桃及龙眼相比,是时二方不通,传闻之大谬也。每相顾闲议,欲为赋述,而世务卒卒,此志莫就。及理郡暇日,追叙往心,夫物以不知而轻,味以无比而疑,远不可验,终然永屈。况士有未效之用,而身在无誉之间,苟无深知,与彼亦何以异也?因道扬其实,遂作此赋: 果之美者,厥有荔枝。虽受气于震方,实禀精于火离,乃作酸于此裔,爰负阳以从宜。蒙休和之所播,涉寒暑而匪亏。下合围以擢本,傍荫亩而抱规。紫纹绀理,黛叶缃枝,蓊郁而,环合而棼。如盖之张,如帷之垂,云烟沃若,孔翠于斯。灵根所盘,不高不卑,陋下泽之沮洳,恶层崖之彼前志之或妄,何侧生之见疵? 尔其勾芒在辰,凯风入律,肇允含滋,芬敷谧溢,绿穗靡靡,青英本,故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