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记者描绘15张中国面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国记者描绘15张中国面孔

外国记者描绘的15张中国面孔 ○作者 [美] 朱莉·马基宁 ○译者 陈荣生 《 青年参考 》( 2012年11月21日 ? 32 版) ????《中国形象:快速变化的土地上过着快速变化生活的个人档案》(Chinese?Characters:?Profiles?of?Fast-Changing?Lives?in?a?Fast-Changing?Land),加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244页。 ????本书借外国记者之笔,令15位中国人的形象和故事跃然纸上。 ??? 在最近的一次民意调查中,超过26%的美国民众认为,中国是对美国威胁最大的国家,这个比率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伊朗第二,占16%,其次是朝鲜,占13%)。 ????然而,当“皮尤全球态度项目”请美国民众描述中国人时,受访者对中国人给出的多是正面的评价,认为他们有很多与“美国品格”极为相似的特质——如勤奋、求胜、爱国和创新。美国人甚至认为,中国人明显没有我们美国佬那么粗鲁、暴力、自私和傲慢。 ????这种反差,部分是我们书架上的读物造成的。像马丁·雅克的《当中国统治世界》,或彼得·纳瓦罗和格里格·奥特瑞合写的《中国制造的死亡》,其题目自然会令人紧张不安,但也有不少描写中国草根阶层的、令人同情且个人化的作品,如彼得·海斯勒(何伟)的《江城》及张彤禾(《华尔街日报》前驻华记者)的《工厂女孩》。 ????《中国形象》是后一种流派的最新加入者。这是一部文集,由15位作者合写(包括海斯勒和张),刻画了各种背景的人,包括一位吉他教师、一位道士、一位无节制喝酒的西藏小伙子和一位为西方客户大量炮制廉价油画的艺术家。该书想从最底层捕捉那些彼此独立的故事。 ????以笔者之见,书中最有趣的部分是米歇尔·罗亚尔卡写的故事,描述了一个在垃圾回收站辛勤工作、坚韧不拔的农民工;印度记者阿南思·克里希南则贴身追踪了一位维吾尔族年轻学生艰辛的文化和语言之旅,从他在新疆西部的荒野到2000英里外的北京的校园。可惜的是,文集没有将这些色彩斑斓的人物或他们周围的同伴的照片收集进来。 ????另一些章节看上去似曾相识,那多半是因为它们摘抄于已发表的作品。埃文·奥斯诺斯讲述了一位年轻的研究生制作一个民族主义倾向的视频,后者令人陶醉,同时也像病毒般疯狂扩散,这个故事正是基于《纽约客》2008年的一篇文章。类似地,克里斯蒂娜·拉尔森精心设计的、有关一位环境学家和南水北调工程的故事,来源是《华盛顿月刊》2008年的报道。 ????编辑安吉莉·萨赫承认,“我们知道,当这本书来到读者手中,书中所提人物的很多事情将有所变化”。正如副题所指,中国及其人民的生活变化非常之快,因此,4年前的素材同现实的差别是明显的。 ????《中国形象》的编著者都很明智,没有幻想把这部文集看作能够——或者是应该代表中国的13亿人。毕竟,在这15个人物中,没有谁是党政官员;与男性故事相比,书中的女性形象单薄了些。而且,这些故事几乎完全是用西方人而非中国人的眼睛观察到的。 ????于是,本书聪明地把重点放在作品题材的选择上,试图说明中国是这样一个地方,即按另一位编辑杰弗里·沃塞斯特罗姆的话说:“人生可以随机会的把握或丢失而彻底反转,而变化也是交替出现和令人不安的。”因此,在阅读这些故事时,你会不知不觉地感同身受。 ????无论如何,《中国形象》清楚地揭示了一些普通中国人的性格。正如“皮尤研究”所做的调查显示,中国人跟美国人的喜怒哀乐,其实是存在许多交集的。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