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作文拟标题故意绝对化.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拟标题故意绝对化

高考作文拟标题故意绝对化 篇一:议论文写作避免观点的绝对化 【板块五】观点流于绝对 缺少理性思辨 曹永兵 【望闻问切】 议论文就是要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这就要求要有明确而立得住脚的观点,要能透过纷扰世相看到社会、生命的本真状态,也就是让自己的看法严谨、理性,让他人几无可驳,进而彻底信服。 但有些同学的文章却出现了观点难以令人信服、看法比较肤浅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思维不谨严,观点流于偏激;以情感好恶和简单的道德判断为认知标准,一味宣泄情感,甚至以丑为美,以假为真,或骂人或猎艳;为事物的表象所困扰,就事论事,缺少理性分析等。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道德情操修养不高,缺少人文情怀,二是思想贫弱,见识不足,思维素质、思维水平较低,缺少起码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清代著名文论家叶燮说:“人惟中藏无识,则理事情错陈于前,而浑然茫然,是非可否,妍媸黑白,悉眩惑而不能辩,安望其敷而出之为才乎!”可见,在面对“是非妍媸黑白”时,无“识”便只能是“浑然茫然”。而“识”,就是洞悉世事的敏锐眼光,能将“错节”处“微芒”处剖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提出自己的正确思想和观点。而这又有赖于学生的思维素质、思维水平,因此,将思维这一问题予以突破才是最根本、最明智的方法,也是学生终生受益无穷的方法。 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升的。一般来说,中学生在写作时最常用到的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有如下几种:即辩证思维、反向思维、探究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联想想象思维等。从增强理性思辨意识的角度来说,辩证思维、反向思维、探究性思维又是最能彰显理性色彩的,应重点训练提升。 其中,辩证思维是指以全面的、变化的、联系的视角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包括一分为二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等。它是一种立体的思维方式,相对于“非此即彼”“非真即假”的线性思维方式,可以更有效的避免说理的片面性、绝对化。 反向思维是通过变换视角和认知问题的参照系,通过肯定和否定的彼此转化,从而突破固有观点、阐释新意的一种思维方式。多从事物的反方向思考问题,一可以增强思想的新颖性,二可以增强思维的严密性,使说理更严谨。逆向思维存在着自身的逻辑规律,既要出乎意料之外,又要存乎情理之中,新的观点往往是建立在新的参照背景之上的,因此要持之有故,言之有据,不能只为了“新”、“奇”,为了求异而故弄玄虚,否则,逆情悖理往往会弄巧成拙。 探究性思维一是要多方位认知事物的可能性,二是要透过现象,追问本质。“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不仅新颖、深刻,而且因为拨开云雾见青天,抓住了事物的内在而更见理性。 【对症下药】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 从前,“慢”是成事的基础——“欲速则不达”:好汤得靠“慢火”炖煮,健康要从“细嚼慢咽”开始,“慢工出细活”更是品质的保证。总之,“一切慢慢来!快了出错划不来”! 现在,“快是前进的动力”——有“方便面”就不怕肚子饿,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就不怕塞车,有“宽频”就不怕资料下载中断,有“速递”就不怕礼物交寄太晚。身边的事 物都告诉我们:“快!否则你就跟不上时代!”不同的时代总有不同的想法,但“慢”在今天是否已经过时?“快”在今天又是否真的必要? 请以“快与慢”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 评分:15(内容分)+13(表达分)+14(发展分)=42(总分) 【病情分析】 这是一篇论题为矛盾关系类的议论文。所谓的矛盾,其实只是从正反两个角度观照对象时所得到的既对立又存在联系的认识结果或相对概念间的相对关系。这类文章,既可以选择一个方面、一个角度立论,也可以兼顾两个方面,通过辩证统一来进行立论,但需忌有失偏颇、带有绝对化倾向的立论,也需忌各打五十大板式的立论。 以本题为例,从一个角度立论时,要避免为了肯定其中一个方面——“快”,就对另一个方面——“慢”进行全盘否定,因为,这种看似对立的概念,实质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每一面又都是各有长短的,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这里的“快”和“慢”,看似矛盾,其实,又都分别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到各自的正面和反面。不可为了肯定“快”的正面,就死不承认“快”的反面,甚至否定“慢”的正面,反之亦然,否则,立论就会流于绝对。而从概念存在的相辅相成关系的角度,通过辩证统一立论时,也需注意:一是不可空泛地说诸如“该快就快,该慢就慢;有时候要快,有时候要慢;既要快,又要慢;我认为快和慢是一致的”等;二是不可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各用一半的笔墨,分表“快”和“慢”的正面,却看不到二者的内在联系,导致“全文两把号,各吹各的调”,使文章内容既肤浅,又割裂,甚至前后矛盾。也就是说,既要辩证,还要统一,不能光辩证而不统一,否则难见理性的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