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湛江海洋生物科技研发中心项目填海工程-三亚海洋与渔业局
三亚新机场临空旅游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
海洋环境影响
一、
三亚新机场临空产业园旅游产业园一期工程依托“国际旅游岛”和“免税商业区”的优势进行建设。项目选址位于三亚市天涯镇红塘湾,拟建人工处位置水深约为-10m,离岸距离约0.8km西北侧有海拔288m左右的塔岭向海延伸。“做特做精”, 实现“国际旅游岛” 战略目标的重要推手。加快三亚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三亚市产业的均衡发展,提升三亚国际影响力和城市竞争力,促进三亚市经济社会升级。
本项目主要通过护岸形成围填区,再通过回填和软基处理形成人工岛。拟建人工岛以莲台作为填岛的基本形态,东西跨距约0.8km、南北纵深约0.7km,环岛护岸总长2553.4m,陆域面积约39.2万㎡。护岸后方陆域布置宽为20m的环岛公路,其设计标高不宜低于护岸挡浪墙顶高程1.2m,取5.0~10.0m,不同标高衔接处的过渡路段设置2%~3%的纵坡。本工程大部分陆域设计高程取5.0m,回填方量约633.1万m3,回填料来源为外购开山石。二、
海洋环境现状调查与影响评价范围见图1,调查结果如下:
1、水环境质量现状
2013年10月工程海域所有调查站位的水质质量指数结果除小潮期13号站位底层的Hg超标外(超标倍数1.88),其它站位的海水水质质量指数均能达到一类海水水质要求,说明工程海域水质状况良好。
2014年3月调查结果显示:工程海域海水水质良好,除了Pb有所超标(超标率达17.54%),其他取样站位的样品水质均能够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2、沉积物现状
2013年10月沉积物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站位中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铜、铅、镉、锌、总汞、砷各监测指标标准指数均小于1,达到《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中的一类标准要求,说明工程海域沉积物质量优良。
3、生态环境
(1) 2013年生态调查
① 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该海域涨潮时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5~0.29 mg/m3,平均值为0.15mg/m3;落潮时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5~0.25,平均值为0.12mg/m3。
涨潮时初级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范围为2.57~14.93mg·C/m2·d,平均值为7.06mg·C/m2·d;落潮时初级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范围为2.57~8.15mg·C/m2·d,平均值为5.38mg·C/m2·d。总体上该海域调查期间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相对较低
调查海域共鉴定到浮游植物3门42属90种,以硅藻为主。浮游种类优势种类明显,以柱状脆杆藻占主导优势。调查海域各站位浮游植物平均丰度细胞为5.16×104cells/m3,其中柱状脆杆藻的平均丰度达1.90×104cells/m3,占到了总细胞丰度36.82 %。根据浮游植物种类、优势种及丰度,结合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来看,调查期间该海域各调查站位浮游植物种类丰富。种间比例较均匀,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
该海域浮游动物共有8类21属65种,不包括浮游幼体及鱼卵与仔鱼。其中,桡足类最多,有25属33种,原生动物有8属15种,水母类有7属8种,毛颚类有1属4种,腹足类有2属2种,多毛类、介形类、樱虾类有1属1种,另有5个类别浮游幼体和若干鱼卵与仔鱼。
调查海域优势种比较明显,第一优势种为毛颚类的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平均丰度为49.31ind/m3;优势度由大到小排列为小拟哲水蚤红纺锤水蚤中型莹虾微刺哲水蚤肥胖箭虫。
浮游动物丰度范围为(11.31~3120.00) ind/m3,平均丰度为250.04ind/m3;生物量范围为(0.33~11.17) mg/m3,平均生物量为3.50mg/m3。
调查期间该水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范围在1.20~4.01之间,平均为2.99。均匀度指数范围在0.58~0.90之间,平均为0.73。
共采获4个生物类别中的13种底栖生物。其中软体动物出现的种类最多有9种,多毛类有2种,棘皮动物和鱼类均有1种。
本次调查底栖生物主要由4类生物组成,平均生物量为3.30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87 ind/m2。类别生物量的分布状况为:软体动物(平均生物量为2.26 g/m2)棘皮类(平均生物量为0.61 g/m2)多毛类(平均生物量为0.23 g/m2)鱼类(平均生物量为0.20g/m2)。类别栖息密度分布状况为:软体动物(72.45 ind/m2)多毛类(8.73 ind/m2)甲壳类和鱼类(2.91 ind/m2)。
该区域的底栖生物优势种类为象牙光角贝Laevidentalium eburneum和梭形棒角贝Cadulus clavatus。
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在0.72~2.13之间,均匀度较高。
调查断面潮间带生物共采集到9科11种,各断面优势种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清云科技大学艺术学程.DOC
- 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化数值模拟.PDF
- 清代生态环境研究刍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PDF
- 清代的诗词文清代诗歌唐宋以后.PPT
- 清代盛行崑曲.PPT
- 清洁生产技术-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DOC
- 清洗系统设计方案.DOC
- 混合梁斜拉桥钢r混结合段静力行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PDF
- 清商乐在汉唐之际的流变与发展-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硕博士班.PDF
- 清代宫廷女子发型演变.PDF
- 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污染检测_7.生物监测方法:生物累积、生物效应、生态变化.docx
- 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污染检测_8.遥感监测技术在海洋污染检测中的应用.docx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3月月考数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doc
- 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污染检测_9.海洋污染样品的采集与处理.docx
- 2025版报刊零售店加盟合作协议范本.docx
- 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污染检测_10.实验室分析技术.docx
- 2025版房地产企业保密协议范本.docx
- 2024年1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 答案.pdf
- 2025版房屋买卖分期付款合同范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