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生态平衡复习课
课题 生态系统 (复习课)
一、高考能力目标:
1、理解生态平衡原理及生态平衡的维持;
2、应用生态平衡的原理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有关现实问题、热点问题;
3、人工新型、高效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及其原理分析。
二、方法:运用习题,通过提问、讨论、练习等形式使学生达到以上能力要求。
三、主线:(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四、过程:
实物投影仪打出复习题:
图示生态系统内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的关系。据图回答:
提问:①图示中A、B、C、D、E各表示生态系统的哪些成分?
②用字母表示出图中的食物链,D处于第 营养级。
③图示能否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
④图示能否表示该生态系统“C”循环的主要过程?如能,①②表示的主要生理过程是什么?
当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就会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叫生态平衡。怎么理解?让学生回答(结构和功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并能抵抗一定的外来干扰,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假如上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B表示草,C表示鼠,D表示狐,请画出达到平衡时鼠和狐的数量变化曲线,并进行解释,说明生态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动态平衡(原因是内部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也就是对外来干扰有一定的抵抗力,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分析下图:
如图所示:X河流经某工业城市Y市。其中a处在上游,d处在下游。
根据2000年市环保局监测站对X河水质检测结果,绘制成简图如图右所示。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X河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最可能分布在( )
A、ab段 B、bc段 C、cd段 D、bd段
(2)列举造成X河污染的三种可能的污染源。
(3)d处的污染程度明显降低,请从物理、化学、生物学三方面简单分析其原因。
自然界生态系统纷繁复杂,自动调节也比较复杂,能力有大有小,以下三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北极冻原生态系统按自动调节能力由大到小排列,说明原因。所以要提高某一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最有效的是:
A、增加食物网中的生物种类 B、改变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C、减少最高消费者的数目 D、减少分解者的数目
生态系统自动调节无论多么强,也总有一定的限度,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那么破坏生态平衡的外来干扰(因素)有哪些呢?请学生回答。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往往是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通常是人为因素强化了自然因素,引起生态平衡的失调,例如:由于人为破坏植被而造成的山洪爆发,水土流失,干旱,风沙灾害等,已经成为当前自然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重要表现。
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为(请学生回答):乱砍滥伐、乱捕滥杀、过度放牧等导致植被破坏,食物链破坏。列举现象:长江、黄河流域水旱灾害,北方的沙尘暴等;如前面讲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我们无节制地大肆捕杀草原上的狐,黄鼬等肉食动物,会导致什么结果?(请学生回答)使鼠类数量猛增,从而导致草原的退化、沙化,让学生继续完成曲线图。
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主要由什么造成?(请学生回答)工业上“三废”的排放,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所以在这里人为因素是主要的。千百年来,人类不断向大自然索取,人类的生产活动日益强烈地干扰着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尽管人类常常获得征服自然的胜利,但是自然界已经开始对我们人类进行报复。请看下面两组材料: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其水量和峰高均与1954年大体相当,但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值,给两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出现这种情况与生态环境状况直接相关,据统计,近30年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减少一半,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一倍,中下游湖泊面积减少45.5%,湖底普遍淤高1~3米。
(1)砍伐森林,导致水患。请说明森林在防止水患方面的作用。
(2)湖泊面积减少,也是造成水灾的重要原因,湖泊在防止水灾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
(3)灾害的发生,说明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 ,大自然已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从惨痛的教训中,我们应当明白一个什么原理?
二、酸雨是英国化学家R?A?Smith1872年最先提出的,一般指pH小于5.6的雨、雪、雾等大气降水。
材料一:酸雨会腐蚀植物叶面。某地一场较大范围的酸雨导致西瓜大面积绝产。
材料二:酸雨会使阳离子从叶表面析出,使镁、铁、钙等离子从土壤中迅速损失。
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计算圆形的面积.PPT
- 警惕宠物巴西龟对上海地区生态多样性的危害--上海久隆模范中学.PPT
- 订购表格-文记海味海味专门店.PDF
- 认可人士注册结构工程师及注册岩土工程师作业备考APP-21.PDF
- 认真开展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PPT
- 认知因应机转护理评价续3适应模式-大仁科技大学数位学习系统.PPT
- 解剖概要.PPT
- 认识大学:校系介绍介绍校系:世新大学社会心理学系.PPT
- 触电伤害事故与防范应急措施.PPT
- 认识和了解生活环境与幼儿情绪情感的关系.PPT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