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校联盟]河北省鸡泽一中高中数学数列考试分析与复习应对策略课件
函数思想 二、近三年高考(广东)数列内容分布统计表 1、注意研究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方向,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比较新旧大纲的差异,把握好复习的侧重点,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复习。 2、复习过程以课本为主,以知识模块为主线开展复习,不能脱离课本仅凭某本参考资料复习。其实,往往很多高考题都是课本习题或例题的再加工或者就是原型。从A组题到B组题,如果课本的每一题都过关,则基本上可以满足高考的需要了。 七、2007年高考数学复习策略 3、复习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 要求,有针对性地编写复习资料进行复习。从1999 年开始,高考内容都以基本知识为主,突出了能力 和素质的考查,因此复习过程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标 准的实施要求对需要掌握的知识强化应用,对只需 一般了解的知识要求掌握基本概念而淡化应用,提 高复习的针对性。事实上,2006年高考广东卷就很 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填空和选择题的难度都不高, 大部分考生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完成,在解答题中一 向被学生认为较难的圆锥曲线综合题和函数应用题 都没有出现,2006年的高考题甚至可以看作是2007 年高考的样题。 4、复习过程尽量以知识体系为主,把同一知识体系及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复习。努力做到知识系统化。 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取和归纳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让学生站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高度上来认识数学问题;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对易错知识点的梳理,如:在《数列》一章中最容易产生错误的知识点有两个: ①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Sn,求通项an。学生只知道会用公式an=Sn-Sn-1去求an,而忘记了这个公式有一个适用范围,它只适用于当n≥2的情 形,对于n=1时,应该单列求解,a1=S1。在梳理知识的时候,为了纠正学生的这一错误认识,可举一些简单的反例,例如,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学生很容易利用公式an=Sn-Sn-1求得 an=Sn-Sn-1= 。 学生完成之后,我们反问: 对于n=1时适合吗?这时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的解答错在什么地方。 ②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在学生的头脑中,提到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他们可以很快闪现出来,就 是 他们完全忘记了这个公式的适 用范围 。当 时,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不再是 ,而是 。为了让学生 纠正这一错误,可设计一些简单的反例。例如:设 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前n项和为Sn,已知 成等比数列,试判断 是否构成等差数列?学生容易给出这个问题的解答: * 目录 一、知识结构 二、近三年高考(广东)数列内容分布统计 三、数列新旧大纲的比较 四、考点预测 五、题型示例 六、关于数列应用题 七、2007年高考数学复习策略 数列 一、知识结构 等差数列 数列 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 前n项公式 通项公式 前n项和公式 数列的应用 数列 函数列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一次函数 指数函数 类比 类比 类比 特殊化 特殊化 推广 函数 实数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的极限 14 19 数列的通项公式,现实问题中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 5 14 16%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 5 6 2006 数列与几何的交汇:在几何问题下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 5 14 6.7% 递推数列,数列的极限 5 10 2005 数列与三角的交汇:等比数列的性质,三角变换 12 17 11.3% 数列求和,数列的极限 5 4 2004 所占比例 重点考察的知识点及知识点交汇情况 所占分值 题号 年号 三 数 列 新 旧 大 纲 的 比 较 综上可见,新的考试大纲突出了数列的函数属性的考察。 增加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了解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无 没有变化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能利用等比数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没有变化 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没有变化 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等比数列 增加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无 没有变化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