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与发展》课件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老先生在1951年为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画面上没有蛙,却只有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地游动着,而这蛙声也非是即时可“听”见的,运用了这种特殊的联想手法,恰到好处,是绝妙之至的构思。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 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 同学们,20世纪的中国艺术家们,在传统走向现代的道路上,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着,使得我们的中国画在多方面向我们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组作品看看更多画家们的作品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 《山顶梯田》 李可染 《漓江山水天下无》 李可染作品欣赏 李可染作品欣赏 李可染作品欣赏 李可染作品欣赏 李可染作品欣赏 关山月作品欣赏 吴作人 张大千 湖光山色 张大千 岚气云深 张大千 泼墨山水 * * 创新与发展-- 现代中国画作品欣赏 课前回顾旧知: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 回顾: 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2.以线、墨为主,“笔精墨妙” 3.色彩以墨为主,强调“墨分五色” 4.构图 焦墨 浓墨 重墨 淡墨 轻墨 中国画: 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现代中国画特点: 中国画自19世纪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以及继承民族绘画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不断改革创新的局面。 流派纷呈、名家辈出: 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画家群:如任颐、虚谷、吴昌硕、黄宾虹、刘海粟、潘天寿、朱屺瞻、张大千、傅抱石、钱松喦、陆俨少等人; 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画家群,如齐白石、陈师曾、金城、陈半丁、王雪涛、李苦禅、蒋兆和、李可染等; 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画家群,如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何香凝、赵少昂、关山月、黄君璧等人。 傅抱石 关山月 《江山如此多娇》 首先在画面上必须突出一个‘娇’字,既要概括祖国山河的东西南北,又要体现四季变化的春夏秋冬。 提出问题: 1、同学们在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 2、对比词意和画意一致吗?为什么会有差别?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 自主欣赏讨论学习,加深对现代 中国画具有时代性特点的理解 : 李可染《万山红遍》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讨论: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感? 李可染《万山红遍》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齐白石27岁正式拜师学画, 他先学画民间神像, 然后学画肖像, 继而又学山水、花鸟和人物。 他临摹观赏了徐渭、八大山人、金农、扬州画派等明清画家作品, 陈师曾不赞成他对古人的摹仿, 劝他独创一格, 齐白石果真闭门变法, 也称“衰年变法”。 从民间雕花艺匠成为中国画的大师,历经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他熔文人画与民间艺术、诗、 书、 印、画修养与农民气质于一炉,在作品中表达出中国人的审美理想。 齐白石作品 特点:吸收西洋绘画明暗、块面手法。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画家的作品 《八女投江》 《粒粒皆辛苦》 《转战陕北》 塞北十载,十年硝烟。多金戈铁马,远风花雪月。笔枪色剑,铸荷戟之一卒;刻制印作,为民众之代言。虽砚池留弹孔,笔洗映血痕,然艺为时用,技被匠趋,见急功而远文理,显近利而非画道。然枯藤九转,烽火三回,或洗马于延河料,或负薪于南泥湾;枣园星灯,山巅塔影;皇天后土,古塬狂飚;俗谣新俚、小米黄花,亦为先生立肝胆、熔情怀、镌形骸、铸魂魄。得失相望,毁誉名参。 石鲁(1919年至1982年),四川仁寿人。原姓冯,名亚衍,因崇拜石涛和鲁迅,改名石鲁。1934年入成都东方美专研习中国画,1940年赴延安,入陕北公学。上世纪40年代,创作了大批反映人民战争的版画、年画、连环画等。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转入中国画的探索与创新。其力作《古长城内外》、《转战陕北》、《延河饮马》、《东方欲晓》等,在画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绘画创作上,反对形式主义,坚持写实作风,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VISSIM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自适应信号控制仿真技术研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docx VIP
- 专题05 名著导读【备考2025】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全国版(含答案).docx VIP
- (完整版)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群建阀门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 VIP
- GA_T 1343-2016防暴升降式阻车路障.pdf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模式创新路径.docx VIP
- 200个句子涵盖了高中英语4500词汇[宝典].doc
- 体育馆会堂网架提升专项施工方案.doc
-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优势及运用对策.pptx VIP
- 2020年2月四川省喜德县医院系统(卫生类)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