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度高中语文 3.11 师说(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11*师说 第2课时
1.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或师焉,或不焉
古今异义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吾从而师之(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5)小学而大遗
词类活用
(1)而耻学于师(2)小学而大遗
(3)吾从而师之(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6)吾未见其明也
重点虚词
(1)于
而耻学于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不必贤于弟子不拘于时
(2)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其
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4)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吾从而师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郯子之徒
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而耻学于师(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6)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7)不拘于时
1.第4段能不能移至开头,再在段末加上“其文曰”三字引出下文?
“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放在开头,读者不明所指,不如卒章显志为好……借李蟠树立榜样。
2.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他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3.鉴赏语言特色。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益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囊括 连衡 恐俱 肥饶B.崤函 踆巡 藩篱 阡陌C.漂橹 膏腴 解惑 鞭笞D.黔首 劲弩 谪戊 耕织2.对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没有。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固:本来。C.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普遍。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圣人之所以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A.相同,不同 B.相同,相同
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
4.下列各句中加线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记载春秋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6.观察《孔子应聘》这幅漫画,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自己的话说说漫画
(2)用一句话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黄宗羲①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非谓班朝布令养老恤孤讯馘,大师旅则会将士,大狱讼则期吏民,大祭祀则享始祖,行之自辟雍也。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三代以下,天下之是非一出于朝廷。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摘以为非。薄书、期会、钱谷、戎狱,一切委之俗吏。时风众势之外,稍有人焉,便以为学校中无当于缓急之习气。而其所谓学校者,科举嚣争,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政 治 1.1.1 人民民 主专政: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政 治 1.1.1 生活处处有哲学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政 治 1.1.2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政 治 1.1.2 政 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 治生活的基础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政 治 1.1.3 政 治生活:自觉参与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政 治 1.2.1 哲学的基本问题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政 治 1.2.2 民 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政 治 1.2.3 民 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政 治 1.2.4 民 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政 治 1.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语文 3.8 寡人之于国也(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语文 3.8 寡人之于国也(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语文 3.9 劝学(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语文 3.9 劝学(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语文 2.7 李清照词两首(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语文 3.8 寡人之于国也(第3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语文 3.8 拿来主义(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语文 3.8 拿来主义(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语文 3.9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6-2017学年度高中语文 4.11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最近下载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