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品基础知识含工艺流程经理培训
12.施工技术与常见问题分析 (一)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控制要求(标高) 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控制要求的主要原因有: 1、勘察钻孔密度不符合规定要求,勘探报告未能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或设计选择持力层不当,或设计要求过高。 2、沉桩时遇到地下障碍物或厚度较大的硬隔层。 3、打桩锤锤重选择偏小,或打桩锤破旧,锤自由下落不顺畅。 4、布桩密集或打桩顺序不当,使后打的桩无法达到设计深度,并使先打的桩涌动上浮。 5、桩头被击碎或桩身被打断,无法连续施打; 6、 当有效桩长较短(小于14m的短桩)时,采用静压沉桩终压值显示刚满足设计要求时就停压,桩尖遇到落实的粉土或粉细砂层时,会产生假象,也很可能造成极限承载力不够。 (一)针对沉桩达不到设计控制要求的主要应对措施 1、通过试桩过程而后合理设计。由于影响桩承载力的因素多而复杂,且各地的土质情况变化又很大,所以先通过打试桩后做静载试验来确定单位竖向承载力,应该说是最基本而且较合理的,目前也是最普遍的应用方法。试桩可验证地质报告的准确性,检验该地质条件下某一桩型的适用性,为合理设计提供最为可靠的依据。在深入研究地质勘探报告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桩径、合理布置桩位,可大大地避免出现沉桩达不到设计控制要求的现象。对于一些地质情况相对较为复杂的地基,建议选用抗弯性能相对较高的桩型。 2、 遇到地质情况异常时如果是静压施工,可通过预引孔的方法解决;如周围环境允许,可选用锤击施工,因为锤击穿透能力比较强,可以穿过厚度较大的硬隔层。如有江苏地区粉砂层厚达10米,标贯达到30多,设计采用静压施工,因不能穿透,改用锤击施工可以较方便穿透粉砂层达到设计持力层。 3、选用的桩机能量大小应与设计要求、桩径、桩长及地质情况相匹配,即桩机选型、配重应符合施工要求。 4、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根据桩的入土深度不同而采取不同施工流水线,“先密后稀、先深后浅、先长后短” 。 ●若桩较密集,且距建筑物较远,场地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 ●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离建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 ●若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筑物时,宜从相邻建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向远进行; ●桩数多于30根的群桩基础,应从中心位置向外施打; ●承台边缘的桩,待承台内其他桩打完并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插桩施打; ●有围护结构的深基坑中的桩,宜先打桩后再做基坑的围护结构, 5、 如产生假象时,应使终压值大于设计极限承载力的1.2~1.5倍,间隔一段时间以后可继续打下去,这样就会满足要求。 一般沉桩顺序 群桩施工时,为了保证打桩工程质量,防止周围建筑物受挤土的影响,打桩前根据桩的密集程度、桩的规格、长短和桩架移动方向来正确选择打桩顺序。 打桩顺序一般分为逐排打设、自边缘向中央打设、自中央向边缘打设和分段打设四种。 当桩较稀疏(桩中心距大于四倍桩边长或桩径)时,可采用上述两种顺序,也可采用由一侧向单一方向施打的方式(即逐排打设)或由两侧同时向中间施打,如图(a)、(b)。 当桩较密集(桩中心距小于四倍桩边长或桩径)时,应由中间向两侧对称施打或由中间向四周施打,如图(c)、(d) 。 当桩规格、埋深、长度不同时,宜先大后小、先深后浅、先长后短施打。 (二)锤击沉桩桩身破坏 桩身在沉桩过程中发生破坏的现象比较常见,现有统计资料表明,其发生的几率一般在5%以上,占沉桩质量事故的比例可达70%以上,锤击沉桩桩身破坏的主要因素是: 1、桩的制作质量差。一般来说,由于是工厂流水化生产的,质量检验比较严格,桩身质量大多数是有保障,但也不能说保证桩身质量绝对不会出问题,事实上,不少极限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桩正是由于桩身质量问题所导致的。 主要表现为: ●制桩原材料质量差; ●制作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离心密实操作不当; ●配合比不当,水灰比控制不严,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 ●蒸汽养护时蒸养制度不当引起混凝土脆性破坏; ●桩制作时,桩头严重跑浆,形成空洞等。 2、 锤击沉桩时,操作不规范 主要原因如下: ●打桩锤选用不当,倚重倚轻,或将桩头击碎或疲劳破坏; ●施打时桩锤、桩帽和桩身轴线不能保持在同一中心线上,产生偏心锤击; ●桩帽太小、太大、太深或与桩头尺寸偏差太大,所以应选择合适桩帽; ●桩帽衬垫材料太薄或未加衬垫,或未及时更换; ●遇到孤石、硬岩面时继续猛打; ●在厚粘性土层中停置间歇时间太久再重新施打。 (二)解决锤击沉桩桩身破坏的主要办法 ●施工过程中应先加强对桩身原材料的检查验收。 ●严格执行沉桩操作规范,正确施打。 ●如果桩头被击碎,桩基承载力经验证满足设计要求即可,否则要补桩; ●如果是桩身被打断,只有通过补桩。 (三) 静压沉桩桩破损 1、 桩在施工中,桩破损有桩身破损与桩端破损两种形式,或两者的组合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