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2课件:专题一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 三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2课件:专题一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 三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2课件:专题一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 三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 三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名师点拨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课标要求: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 君主专制制度 家天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自主之权 自立之权 人人平等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君主专制制度 专制政体 革命 民权主义 五权宪法 考试权 监察权 反专制 名师点拨 一、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内容 (1)提出: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核心。 (2)内容 ①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②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③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2.“三民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三民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者紧密结合,不能截然割裂。在孙中山看来,推翻清朝的民族革命与颠覆君主政体的政治革命,是一个事件的两个方面,并不是把它们分成两次去做;而政治革命和民生主义的社会革命,也要“毕其功于一役”。这三种“革命”,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反对专制,为人民争取权利。 【特别提示】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为核心。在这种政治制度下,人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有更多参政的可能。孙中山当时所认识和要求的民主,仍带有较大局限性。 二、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反封建思想的异同 中国资 产阶级 维新派 ①从思想特点上看,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革命派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②从具体主张上看,维新派主张通过改良,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革命派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从运行方式看,维新派主张用和平和改良,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①从根源上看,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②从来源上看,都源于西方,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 ③从内容上看,都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体制,都侧重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④从影响上看: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都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⑤从目的上看: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中国资 产阶级 革命派 不同点 相同点 【特别提示】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经历了由改良到革命,由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由保留清政府到推翻清政府的过程。其演变动力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根本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合作探究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