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共32张PPT).pptVIP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共32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共32张PPT)

百家争鸣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仁”, 具有民本思想,对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他主张维护周礼,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具有保守性,不可能被当时统治阶级所接受。 他首倡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促进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编订古籍,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荀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韩非子》 *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思想的演变 1.1 百家争鸣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学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数量多。后世主要分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小说家、方技家等。 所谓“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许多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而且改变了对耕田者剥削方式,即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后,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耕种的人就转变为封建农民,私田主人成为封建地主,农民向地主缴纳地租。这就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周王室东迁后,势力一落千丈,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觐和纳贡。各诸侯国为取得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频繁的战争。战国前期,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更为频繁,政治格局变化无常。 ——中国古代史(2002年版高级中学教科书) 封建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 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材料三:“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使私人办学蓬勃兴起,像孔子所办的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只要学生送给他“束俯”(一串腊肉)作为学费,就可以了。这样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有学问的人多了起来。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士”。 “士”阶层的兴起 材料四: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争霸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养士之风蔚然兴起,最典型的就是战国后期的“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他们“养士”多达几千人。士的理念是:“合则留不合则去”,因此,人才的流动也空前的频繁 。 ——中国通史 学在民间,思想学术自由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 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学术思想自由活跃 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思想产物 请各小组同学阐述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其思想对现代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 51岁从政; 55岁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73岁去世 从教40余年,弟子三千,贤者72人 一、儒家 万世师表 仁政礼治 创始人:孔子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克己复礼为仁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性相近也。 “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 思想主张 文化成就 教育成就 ?整理和编写了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易》《乐》《春秋》 ?孔子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成为《论语》一书,成为儒学经典 兴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仁”与“礼”,德治。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之事敬而远之。 现实意义 怎样评价孔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屈。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