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藏半龟版四方风(北图5396).PDFVIP

国家图书馆藏半龟版四方风(北图5396).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图书馆藏半龟版四方风(北图5396)

文津流觞第 42 期 国家图书馆藏半龟版四方风(北图 5396) 胡辉平 除著名的北图 12789 号牛肩胛骨“四方风”之外,国家图书馆还藏有另一件令人瞩目的 半龟版“四方风”——北图 5396 。这片甲骨的身世和流传故事颇具传奇色彩,只是它被发 现后在流传中又一度隐没,鲜有人知道其真正的下落。 《甲骨文合集》14295 号是一块完整的龟腹甲,刻写了多条向四方祈年的卜辞。《甲骨 文合集材料来源表》将合集 14295 的藏地著录为“史语所”,即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 其拼合号为:“乙 4548+乙 4794+乙 4872+乙 4876+乙 4883+乙 4924+乙 5161+乙 6533+北图 1 5252+掇二 6[(京 428)]”。乙即《殷墟文字乙编》 ,书中包括了殷墟科学发掘第十三次至 第十五次所获的 18405 片甲骨。 “乙4548+„„乙 6553 ”是属于殷墟第 13 次科学发掘中在 小屯村北的YH127 坑中出土的甲骨。1936 年 YH127 坑共发现了 17096 片甲骨,是一次“空 前绝后”的大发现,堪称殷商王朝甲骨“档案库”。而“北图 5252+掇二 6[(京 428)]”能与 出土于YH127 坑的 “乙4548+„„乙 6553 ”相缀合成一个完整的龟腹版,表明“北图 5252+ 掇二 6[(京 428)]”也与 YH127 坑的甲骨有关,或者可直接说,它们也同出土于 YH127 坑, 后因故流散。其实,董作宾于 1935 年就已经完成了从 1928 年至 1934 年前九次殷墟科学发 掘中所得 6497 片甲骨中精选 3942 片,编成 《殷墟文字甲编》的编纂工作。直到抗战胜利 后,由商务印书馆承印,《殷墟文字甲编》才于1948 年问世。紧接着,董作宾又从殷墟第十 三至第十五次科学发掘共得的甲骨文中,精选9105 片而成 《殷墟文字乙编》,分上、中、下 三辑,分别于 1948 年、1949 年、1953 年出版。抗战爆发后,随着前历史语言研究所辗转 南迁,殷墟 15 次科学发掘所获的甲骨除少量流散外,也都随之南迁,最终迁到台湾。同时, 坚持不断整理和研究甲骨的董作宾也随这批甲骨珍品一起迁至台湾。故此,“乙 4548+„„ 乙 6553 ”的实物,现在均收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然而,这个整龟腹版的 另一半又身藏何处呢?在“北图 5252+掇二 6[(京 428)]”中,早已明确属于国家图书馆藏 的是北图 5252,可它只是一块约大拇指头大小的小碎片,仅残存“曰風,二告”四个字。 而半龟版“掇二 6[(京 428)]”的现藏地,在《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中却未予注明,只 1 董作宾:《殷墟文字乙编》,1948 年 10 月上辑,1949 年 3 月中辑,商务印书馆,1953 年 12 月下辑,台湾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6 年 3 月(下辑),科学出版社重印。 4 藏品研究 笼统地著录为“史语所”,让人误以为“掇二 6[(京 428)]”现在也藏在台湾。从刊发甲骨材 2 料的书籍看, 《掇二》即郭若愚 1953 年编著的《殷契拾掇二编》 , 《京》即胡厚宣1954 3 年编著的《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 ,这两书均收录了这件重要的半龟版“四方风”的拓片, 而此拓片却不见于董作宾编的 《殷墟文字乙编》,这正好表明此半龟版当年应该是没有随同 其他的殷墟科学发掘所得甲骨被一起迁至台湾,而是仍然留在大陆了。 提起半龟版“四方风”的首次被发现,胡厚宣功不可没。1945 年抗战结束后,他开始 在全国收集甲骨。一次他在店铺中发现了半片记载有“四方风名”的龟版,正好与他的《甲 骨文四方风名考证》有关,便与店主洽谈后购得。经研究,他发现这半龟版 “四方风名”能 与殷墟第 13 次发掘时所得的半片相缀合。据此他还著有名篇—— 《释商代求年于四方和四 4 方风的祭祀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