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滇池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群落演变与成因分析-biolineinternational.pdf

滇池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群落演变与成因分析-biolineinternational.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滇池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群落演变与成因分析-biolineinternational

动 物 学 研 究 2011,Apr. 32 (2 ): 212−221 CN 53-1040/Q ISSN 0254-5853 Zoological Research DOI :10.3724/SP.J.1141.2011.02212 滇池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群落演变与成因分析 1,2 1,* 1 1 1 1 王丑明 , 谢志才 , 宋立荣 , 肖邦定 , 李根保 , 李 林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72;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 摘要:该文综合滇池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历史资料, 并结合2009—2010 年的现场调查数据, 对其群落演替进行 了研究, 并对群落衰退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物种数下降明显, 由20 世纪80 年代的57 种降为现在的32 种, 群落的 物种损失率高达44% 。其中软体动物损失率高达75% :其次是水生昆虫(39% )。滇池全湖底栖动物密度为1776 ind/m2 2 2 (其中寡毛类1 706 ind/m ; 摇蚊科68 ind/m )。近20 年滇池全湖底栖动物的丰度比较发现, 寡毛类的密度 和生物量呈一种先急剧上升, 而后明显下降的过程, 而摇蚊科的密度和生物量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寡毛类中的耐 污种相对丰度增加, 如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 )成为绝对优势种, 其平均相对丰度达到了74.1% 。摇 蚊科相对丰度减少, 以前广泛分布的异腹鳃摇蚊(Einfeldia sp. )基本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羽摇蚊(Chironomus plumosus )、细长摇蚊(Ch. attenuatus)、中国长足摇蚊(Tanypus chinensis)等耐污种; 软体动物种类变得单一, 许多高原湖泊特有的软体动物均已消失, 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 )、牟氏螺蛳(M. mondi )、光肋螺蛳(M. mansugi ) 在 2009 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了极危物种, 滇池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dianchiensis)也被列 入了濒危物种。滇池的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 尤其是草海物种多样性从 20 世纪 50 年代的 2.70 降到现在的0.30 。半个多世纪以来总氮、总磷与物种数和多样性呈现显著负相关。底栖动物群落衰退的成因主要 是生境破坏、水质恶化、蓝藻爆发、沉水植物消失、种质库匮乏等。 关键词:滇池; 大型无脊椎动物; 群落演变; 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Q959.1(74); Q958.1; X17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4-5853-(2011)02-0212-10 Dianchi Lake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y succession trends and retrogressive analys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