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2问答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2问答题

七、问答(15分) (1)古汉语常见的修辞方法有多少种?试举例说明。 一、引用 引用包括:引言、引事和引文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步一诺。”二、譬喻 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比喻,有明喻暗喻之分。 明喻往往用“譬如”、“譬犹”、“譬之”、“犹”、“如”、“若”等。 三、代称 指作者常常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例:四、并提 指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述。 例:耳目聪明。实为耳聪、目明五、互文 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特点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 例: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实为东西南北都种松柏和梧桐,而并非在东西种松柏,在左右种梧桐。 六、夸饰 相当于现在的夸张。七、倒置八、委婉 指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委婉、含蓄一些。有避粗俗、避忌讳、避冒犯等。 例:便利(大小便)、山陵崩(皇帝死亡)等古代汉语四声是:平、上、去、入; 现代汉语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语音演变规律:一、平分阴阳:古代清声母平声演变为今天普通话的阴平 古代浊声母平声演变为今天普通话的阳平 二、浊上变去:古代浊声母上声演变为今天普通话的去声 古代轻声母、次浊声母上声今天仍是上声 三、入派三声:古代浊声母入声演变为今天普通话的去声 古代次浊声母入声演变为今天普通话的阳平 古代清声母入声演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都有五言(平起平收): 例诗(李商隐《晚晴》): (乙)平平—仄仄—平 深居—俯夹—城, (丁)仄仄—仄—平平 春去—夏—犹清。 (甲)仄仄—平平—仄 天意—怜幽—草, (乙)平平—仄仄—平 人间—重晚—晴。 (丙)平平—平—仄仄 并添—高—阁迥, (丁)仄仄—仄—平平 微注—小—窗眀。 (甲)仄仄—平平—仄 越鸟—巢乾—后, (乙)平平—仄仄—平 归飞—体更—轻。文学的体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诗歌 诗歌的特点:凝练地反映生活,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富于想象,构思精巧,语言富于节奏感和音乐性。散文 在古代文学中,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句子排列不整齐的文章,都称为散文。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即选材广泛自由,表现方法灵活多变,可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但中心必须明确而集中。小说 小说是通过对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和环境。 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通过肖像、心理活动、行动、语言等描写手段来刻画人物。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灯光、服饰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剧本的特点是: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对话性格化,适于舞台演出。 一是意义不明,二是语法不明,三是音韵不明。一)意义不明   词和句子的意义有未了解清楚的地方,这是弄错句读最主要的原因。不明词义,不通文理,缺乏古代文化常识,不知出典等,都容易导致句读错误。   1.不明词义,不通文理   有时是不明了一个单音词的意义,有时是不明了一个复音词的意义,有时是把甲义误认为乙义。这些情况都会把句子断错。有时,读者并不是不明词义,而是不能把上下文连贯起来,不能串讲;读时不求甚解,不从上下文仔细体会古人的用意,也可以说是不通文理。这样,拿起笔来断句,就容易产生错误。 正)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   (误)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第一句意思是说,“现在送我少年时代所著的辞赋一篇给你。”《文选》的断句者不懂“往”是“送往”的意思,“相与”的“与”是“给予”的意思,“少小”一词也不懂,这就全句不了解了。“少小”指少年时代,这是古人常用的词语。曹植自己在《白马篇》就说“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像上述的《文选》标点者这样断句,“今往仆少小”还成什么话呢? 2.缺乏古代文化知识,不知出典   缺乏古代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常识,就影响对某些特定词语的了解。不知出典,就容易用错引号。(正)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史记·秦始皇本纪)   (误)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这里是说彗星又在西方出现,一共经过十六天;不是说夏太后死在十六日那天。因为古人是用干支记日的,《史记》也是这样。就以《秦始皇本纪》来说,凡记日都用干支。如四年十(七)月“庚寅”,九年四月“己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三十七年七月“丙寅”,二世三年八月“己亥”等。在《史记》中,数字和“日”连用总是说多少天,而不是说某月某日(注:《史记·孟尝君列传》:“文以五月五日生,其父勿举。”这是一个特殊的例子。)。用数字记日,大概起自东汉,但史书和其他正式的文件中,一般仍用干支记日。《史记会注考证》的断句者没有细心考察中国古代的记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