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辐射工作场所管理与场所外环境辐射监测作业准则1050627.pdf

辐射工作场所管理与场所外环境辐射监测作业准则1050627.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辐射工作场所管理与场所外环境辐射监测作业准则1050627

名  稱:輻射工作場所管理與場所外環境輻射監測作業準則 修正日期:民國 105 年 06 月 27 日 第 1 條 本準則依游離輻射防護法第十條第四項規定訂定之。 第 2 條 本準則用詞定義如下: 一、核子反應器設施:指裝填有核子燃料,而能發生可控制原子核分裂自 續連鎖反應之裝置與其相關附屬廠房及設備。 二、放射性廢棄物獨立貯存設施:指非位於放射性廢棄物產生場所同一廠 界內而獨立設置之貯存設施。 第 3 條 設施經營者應依本準則於其輻射防護計畫內擬訂輻射工作場所之劃分、管 制及輻射監測,報請主管機關核准後實施。 第 4 條 設施經營者對於輻射工作場所內,為規範輻射作業、管制人員和物品進出 ,及防止放射性污染擴散之地區,應劃定為管制區。 管制區外,輻射狀況需經常處於監督下之地區,應將其劃定為監測區。 第 5 條 管制區應設置實體圍籬,並於進出口處及區內適當位置,設立明顯之輻射 示警標誌及警語。但實務上不能或不須設置實體圍籬的場所,得以其他適 當方式劃定。 監測區邊界之劃定得以適當方法為之。但應於人員得進出處所之適當位置 設立標示牌。 第 6 條 設施經營者對進入管制區之輻射工作人員,應先審查其輻射防護安全訓練 紀錄、輻射劑量紀錄、體格檢查及健康檢查紀錄,提供其適當之人員劑量 計、輻射防護裝具及資訊,並使其正確使用。 前項有關紀錄審查之規定,於主管機關指派之檢查人員,不適用之。 第 7 條 設施經營者對進入管制區之一般人員,應提供適當之人員劑量計、輻射防 護裝具及資訊,使其正確使用,並派員引導。 第 8 條 管制區有放射性污染之虞時,設施經營者應採取下列措施,以防止放射性 污染: 一、禁止將飲料、食物、香煙、化粧品、檳榔、口香糖及其它非工作必要 物品攜入管制區。 二、攜出管制區之物品應實施放射性污染偵測。 三、人員離開管制區應實施放射性污染偵測,若發現污染,應予適當除污 。 第 9 條 設施經營者應視其輻射作業性質及曝露程度,訂定管制區之輻射監測措施 。 前項輻射監測應包括測定曝露程度、評定放射性污染、鑑定輻射及核種。 第 10 條 設施經營者應定期檢討管制區內各種狀況,並於必要時調整輻射防護措施 、安全規定及管制區圍籬。 第 11 條 設施經營者應視其使用輻射源類別、作業性質、管制區輻射防護計畫及執 行情況,於監測區選適當地點及監測頻次,實施定期或連續性輻射及放射 性污染監測。 第 12 條 設施經營者應定期檢討監測區內各種狀況,並於必要時採取適當輻射防護 措施、安全規定及調整監測區之邊界。 第 13 條 設施經營者應置備適當之輻射偵測及監測儀器並定期校驗。 第 14 條 設施經營者應確保盛裝放射性物質之容器表面,保有明顯耐久之輻射示警 標誌,並註明有關核種名稱、活度及必要之說明。 設施經營者對輻射源應嚴格管制,以防止失竊及不當之使用。 第 15 條 輻射工作場所之劃定與管制,除應考量工作人員個人之劑量外,亦應合理 抑低集體劑量。 對輻射工作場所內規劃之各項偵測及監測,設施經營者應訂定紀錄基準、 調查基準及干預基準。其偵測及監測之結果超過紀錄基準者,應予記錄並 保存之;其結果超過調查基準者,應調查其原因;其結果超過干預基準者 ,應立即採取必要之應變措施。 第 16 條 管制區應訂定意外事故處理程序,且將其重點、聯絡人、聯絡電話揭示於 該管制區明顯易見之處。工作人員於意外事故期間,應儘速採取適當應變 措施,並報告設施經營者。 第 17 條 下列輻射工作場所,設施經營者應於場所外實施環境輻射監測: 一、核子反應器設施。 二、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 三、放射性廢棄物獨立貯存設施。 四、其他經主管機關指定之設施。 第 18 條 設施經營者對輻射工作場所外實施環境輻射監測之範圍,應參酌下列因子 評估: 一、氣象資料。 二、釋放核種類別、強度與氣、液體擴散模式。 三、人口分布與居住狀況。 四、土地利用。 五、排放口位置。 六、海流狀況。 七、其他經主管機關指定之因子。 第 19 條 設施經營者實施環境輻射監測應依下列規定,先檢具環境輻射監測計畫, 報請主管機關核准後實施: 一、預定運轉之三年前,設施經營者應提報環境輻射監測計畫,並進行至 少二年以上環境輻射背景調查。 二、運轉、停役、除役期間與除役後三年內,應於每年十一月一日前提報 下年度之環境輻射監測計畫。 前項環境輻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