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奥尔夫讲座
集体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创造出交流、分享审美体验的机会与合作,营造平等竞争的机会 (二)教学组织形式 集体教学 综合教学既体现在创作、表演,欣赏的综合一体,又体现在歌唱(包括节奏朗诵)、舞蹈、奏乐的综合一体。 综合教学 (三)教学方法 奥尔夫体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创作法”。引导创作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只向学生提供一些元素性材料。如最基本的节奏、最基本动作方式、最基本的结构组成方式等等。 1.节奏单元提取 2.节奏单元巩固 3.节奏单元迁移 4.节奏单元发展 5.节奏单元应用和更大规模的发展 *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要特点 一是综合性 奥尔夫认为,音乐、动作和语言是一个不可分创的整体,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奥尔夫说:“元素性音乐永远不单是音乐本身,它是同音乐舞蹈(身体动作)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必须由人们自己创造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到音乐中去。” 二是美育性 以美育人在音乐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对智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奥尔夫教学法认为对学生进行美育,就是对感觉系统进行训练。 三是即兴性(创造性) 奥尔夫教学法非常重视对学生即兴能力的培养,他明确提出:音乐教育重要的是学习过程而不仅是结果。学习的结果,可能是粗燥、不完美的,但难得的是儿童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即兴不仅是整个音乐教育的手段或是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也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我国的音乐课堂教学已经开始尝试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注重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第二部分 奥尔夫为什么创立音教体系? 19世纪未、20世纪初,欧洲艺术创作领域出现了一股要求突破传统文化的禁锢、回归自然的思潮; 另外由于当时民族主义音乐思潮的兴起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音乐极度发展至顶峰状态,迫使当时的许多音乐家转向民族音乐和原始寻找新的出路。 * 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奥尔夫发展起了一种独特的音乐创作新风格,他本人把这种新音乐称作“Elementary”音乐。在奥尔夫转向关注音乐教育以后,便将“Elementary”音乐的基本原则逐渐发展成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核心观念。 “Elementary”这个词在德文中,具有:原始的、原本的、基础的、初级的、元素性的、自然的、富有生命力的等多种含义。 *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无论是课程设制、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还是教材和教学工具等诸方面,一切重要特征都可以从“Elementary”这一词汇的各种含义中找到其根源。 *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1、1979年改革开放。 2、2000年国家新课程改革。 3、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2001年实验稿、 2011年修订稿。 4、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瑞士的克达尔克洛兹、匈牙利柯达伊、德国奥尔夫)、还有美国综合音乐感、原苏联卡巴列夫斯基新音乐教学大纲、日本铃木镇一才能教学法 5、我们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不喜欢X老师上的音乐课。 奥尔夫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今天,人们常把“奥尔夫” 运用到各种类型的音乐教学活动中。 21世纪,1990-1999年代发表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期刊论文有41篇。而在2000-2006年间就有100余篇,2007-2010有170篇。 90年代末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为该体系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提供了背景,并加速了进程。 80年代,廖乃雄教授将奥尔夫音乐介绍到中国,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教育观点。 * 新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可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程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合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