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文化特色村庄-彤弓山村
徐文化特色村庄-----彤弓山村风水彤弓山彤弓山舍水如弦,鸟雀巡林鹭稼田。石径楼坊荫蔽巷,听风吟月忘桃源。………………“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彤弓弨兮,受言载之。我有嘉宾,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钟鼓既设,一朝酬之。”?《诗经.小雅.彤弓》一诗,描写的是周朝天子以彤弓赏赐有功诸侯,并宴请群臣的生动场景。彤弓,红漆的大弓。神话故事《后羿射日》云: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就是说,后羿射日所用的神弓,就是天帝所赐的彤弓。后来,人间的天子也有样学样地以彤弓来赏赐有功之诸侯、大臣了。《诗经》描绘的场景,距今已经三千多年。但时至今日,在常山县有个村庄依然沿袭着彤弓之村名,而村名的来历,恰恰与此场景有莫大渊源。这个村子位于西出县城约十公里的地方,叫彤弓山村。村子是徐姓人聚居地,三分之二以上的人都姓徐,宗谱记载是徐偃王后裔。据传,西周时期,徐国国君徐诞在开掘运河时,挖出了一副“朱弓赤矢”,即“彤弓”,天下人都认为这是祥瑞之兆,东方诸侯各国遂推举徐诞为偃王。史载,徐偃王以仁义治国,百姓安居乐业,周边三十六诸侯拥其为王。周穆王恐其坐大与天子分庭抗礼,乃派兵剿之。徐偃王为避免百姓生灵涂炭,主动弃国避战,数万百姓自发随之流亡。后来,有一支偃王后裔迁徙到了龙游,在溪口灵山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在溪口灵山,至今建有徐偃王庙,并保留着每年祭拜偃王的**俗。宋代末年,徐姓的一支由龙游县灵山迁居常山,多方考察之下选定了彤弓山为安居之所。其始迁祖徐国镇任掌兵副千户之职,为纪念先祖“天赐彤弓”的传奇事迹,专门建造了一座议事大厅,命名为“彤弓山舍”,彤弓山由此得名。其实,既使没有这个传说,稍稍观察一下村子的地理形制,就是一把大弓的形状,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水缠绕”的风水宝地。村子依山傍水而建。东南面为开阊田野,一条叫龙绕溪的小溪在村前潺潺流过,像是弓上的弦;其余三面山体环抱,仿佛就是一张大弓,拱卫着村落。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又何尝不是“一方人养一方水土”。徐姓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八百年,恪守着敬天崇道的朴素伦理,传承着偃王仁义持家的祖训,浸润出自然与人文积淀厚重绵实的这一方福地。今天,当你行走在村巷的青石路上,穿梭在村后古树林的浓荫,聆听着凄美胜于梁祝的爱情故事……很难不为之赞叹、称羡、动容……?不喜欢上她,真的很难。………………彤弓古树林疾雨散珠霰,晴空光影疏。山风寻入道,鸟倦乐音舒。………………从县城来的公路是绕村后过的。站在公路上,基本看不到村落屋舍,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蓊蓊郁郁的古树林,密密实实地把村庄与公路遮挡开来。林子约有二十来亩,百年以上的老树一千多棵,最大的一棵苦槠树据说已有800来年,和村庄的历史一样久远,当地林业部门的说法,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苦槠王。这些古树虽历经沧桑,依旧枝繁叶茂,冠如华盖,遮雨蔽日,或挺拨隽秀,或虬劲古朴,或盘根错节,或藤蔓缠绕,或三两连理,或一枝独秀,形态万千,多姿多彩,如诗如画…… ??春天,合着小雨刷过树叶的清新曲调,听着小鸟啾啾欢唱,看老树枝头新芽勃发;盛夏,走进浓荫的怀抱,把酷暑隔绝在身心之外,剪一缕清凉带回梦乡;深秋,秋风秋霜斑斓了林相,最是色彩酷炫的时节,来一段忘年的浪漫;冬天,当雪花染白了枝头屋顶,踩着厚厚的枯枝落叶,万籁俱寂中,静静地体味生命的轮回……?一个村庄,有这样一片树林,真的是一种福气。第一次来彤弓山,就喜欢上了村后的这片古树林。为之惊艳,也深深地为之惊诧。惊诧于在全民大炼钢铁的那样年代,这片古树林何以幸存下来? ?这都是因为老祖宗的祖训已经深深印在村民的心里。同行的村里人解开了我的疑惑。原来,村中的《徐氏宗谱·卷首·族规》竟然专门有这样一段记载:“乔木,或荫护龙脉,或妆点景色,甚为关要。凡住后山周围巨木,乃祖宗蓄箓。数百余年历代保守至今,嗣后不论合山己山,一概不许砍伐私拚,违者即以败族论,族长鸣鼓攻之,削其名于谱,且鸣官究治,贤子孙宜慎之。”?砍一棵树“即以败族论”,不仅要从族谱除名,还要送官追究。这样的祖训,还真是不多见。这样的族规大概已有近500年了,一代一代传承不息,已经深深地融进彤弓山人的血脉里。所以,爱树护树,成为了村民的自觉传统。在以柴禾当燃料的年代,村民到十多里路外的山里砍柴,也不会偷砍这片林子的一枝一叶;村民造房修路,先得问树,即使是一根小小的枝桠,也会按程序上报村里批准后方动工。十多年前,村里修建进村公路的时候,有一棵巨大的古枫树挡在规划道路的中间。护树还是造路?村干部思索再三,决定保留古树位置不变,转而改变公路的走向。他们找到住在古树附近的村民商量,希望道路能往他家内移1米左右,虽然会因此减少他家近10平方米的房屋面积,他却毫无怨言地一口答应,由此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巧板》完整版教学课件.pptx VIP
- 定时交通灯控制设计.pdf VIP
- 浙大中控DCS系统操作规程.doc VIP
- 学校家长安全责任书.docx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 基础测试题.doc VIP
- 2025至2030中国食用油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VIP
- 10.3 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和终止(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7版).pptx VIP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5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深圳初一数学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题(带答案).pdf VIP
- 2023年春国开(甘肃)《个人理财》形考任务1-4题库.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