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善用四性五味.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善用四性五味

《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善用四性五味《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系统完整地论述养生防病的思想、理论、原则及方式方法的中医典籍,其养生学术思想和理论对现代生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其中的《内经》饮食法则,从食物的四性五味切入,详细介绍了各种食物的性味和宜忌。我刊特设专题精选整理相关内容,希望从古代养生文化瑰宝――《黄帝内经》中提炼出指导现代人科学饮食的精髓,呈现给读者。 食物的四性五味 食物的“气”或“性”又称四气、四性,是指食物具有寒、凉、温、热四种不同的性质,连同不寒不热的平性,故也有人称为五性。 食物的“味”,即是指食物的主要味道,又称为“五味”,即辛、甘、酸、苦、咸。实际上还有淡味、涩味,习惯上把淡附于甘味,把涩附于咸味。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味。 四性不同,功用各异 中医认为,能够治疗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治疗寒证的药物,大多是温性或热性的。《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中医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食物四性、功效及食物举例具体参见表一。 五味相调,调理脏腑 食物的五味,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此外,五味还与五脏相对应,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古人云:“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也就是说,辛味具有宜发散、行气血的作用,如对气血阻滞、肺燥等病,可选葱白粥、姜糖饮、萝卜饮等药膳;甘味起到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对脾胃气虚、胃阳不足等病,可选用红枣粥、糯米红糖粥等药膳;酸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遇有气虚、阳虚不摄而致的多汗症、泄泻不止、尿频、遗精等,可选用五味饮、乌梅粥等;苦味具有泄热、燥湿、坚阴的作用,遇有热症、湿症、气逆等病,可选用凉拌苦瓜、苦瓜粥等;咸味具有软坚、散结、泻下等作用,遇有痰核、瘰疬等病,可用黄芪蒸乳鸽、龙马童子鸡等药膳。可见,五味入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与疾病性质密切相关,只有五味相调,才会取得疗效。食物五味、功效及食物举例具体参见表二。 小提示: 辛(辣)味食物应用:生姜发汗解袁,健胃;胡椒暖肠胃、除寒湿;韭菜行淤散滞,温中利气;大葱发表散寒。 甘(甜)味食物应用:治疗虚证常用甘草、大枣、蜂蜜、砂糖等,在汤液的处方里多半有甘草、大枣这两味;白砂糖助脾润肺生津;红糖活血化淤;冰糖化痰止咳;蜂蜜和脾养胃,清热解毒;大枣补脾益阴。 酸味食物应用:米醋能消积解毒;乌梅能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山楂能健胃消食;木瓜可平肝和胃等。 苦味食物应用:苦瓜清热、解毒、明目;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枇杷叶清肺和胃,降气解暑;茶叶强心、利尿、清神志。 咸味食物应用:甲状腺肿大者,可用海带或海藻来治疗;喝淡盐水能使胃肠内不干净的东西排出体外;海参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海带软坚化痰、利水泄热;海蜇清热润肠。 五味不可过,过犹不及 食物五味的属性与性味,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平时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因此,注重五味的调和,是保证脏腑经络之气运行正常、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重要条件。要做到五味调和,一要浓淡适宜;二要注意各种味道的搭配,辛、甘、酸、苦、咸的配伍得宜,则饮食具有各种不同特色;三是在进食时,要做到味不可偏亢,偏亢太过,容易伤及五脏,于健康不利。 民以食为天,食物五味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后天之本,五味偏嗜则是“过用”的原因之一,是为发病之因。 过量食用辛味食物会刺激胃黏膜,使肺气过盛、筋脉不舒、指甲干枯。患有痔疮、肛裂、胃溃疡、便秘等症者还会加重病情。 过量食用甘味食物,会致使心气烦闷、喘息、肤色晦暗。甜食吃得过多还会引起血糖升高,胆固醇增加,使人发胖,引起身体缺钙及维生素B1的不足,甚至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过量食用酸味食物会使肌肤失去光泽,肌肉变得粗硬,甚至口唇翻起。酸食过多还会引起胃肠道痉挛及消化功能紊乱。 过量食用苦味食品,会使皮肤枯槁、毛发脱落。过苦还易导致腹泻、消化不良等症。 过量食用成味食物,会使流经血脉中的血淤滞,甚至改变颜色。尤其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不宜过咸。 正所谓“凡事当思两面性,辨证摄食看需要”。 食物五味有禁忌 疾病对食物五味的禁忌是一个很重要却又复杂的问题,几乎所有患者及其家属都会提出询问。常言道:“三分吃药七分养。”饮食五味的禁忌问题是疾病调护中重要的一环。对患者来说,尤其要把食物五味的禁忌贯串于整个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 食物五味的禁忌与病情病性 针对疾病的寒、热、虚、实,脏腑表里等病证,结合食物的属性、性味全面加以考虑,凡于病不利的饮食皆为所忌。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