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壶得真趣 价可抵万金
一壶得真趣 价可抵万金石壶不仅通灵性,识人情,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延年益寿,既养心又养性更养生。
北京市收藏家协会的女会员不多,但与之相比,收藏石壶的玩家就更是凤毛麟角,而徐奋便是这少数派里的佼佼者。抛开男女性别不谈,单从收藏的角度来讲。不难看出。目前石壶收藏是极其冷门的,了解的人不多,甚至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石壶这么个物件存在。
在没见到石壶之前,我的心态也是有点不屑的,大名鼎鼎的瓷壶、紫砂壶早已深入人心,石壶又能有什么呢?能好到哪去呢?但石壶真实地摆在面前时,我完全被震撼了,无论是器形还是色彩与质感。用巧夺天工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犹如被赋予了生命气息一般。难怪徐音说,第一眼见到石壶从心里就爱上了它。
养心养性更养生
与瓷壶和紫砂壶相比,石壶可以说还是个新生事物,尽管据史料记载在南宋之前已有石壶供皇室赏玩,但白清代石壶的制作工艺即已失传。确切地说,以石头制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民间工艺大师重新挖掘出来,它自诞生之日起便誉为我国民间工艺美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民间收藏多了一门时尚的集藏门类。
徐音在收藏石壶之前一直玩紫砂壶,但1997年在一次参加全国工艺品博览会时初见石壶,便“移情别恋”了。那是一把磐石雕刻而成的黑人头像壶,在形容第一眼看到这把壶的心情时,徐音现在依然还神采飞扬,略显激动:“看到它没别的,就是爱不释手,毫不犹豫地就买了下来,后来才知道这把壶出自石壶雕刻名家陶昌鹏(“陶泓斋”)。当时买回家我一晚上没干别的。就把玩它了,真是越看越喜欢。第二天、第三天又去博览会,又买了几把,一发不可收。”
至于为什么“抛弃”紫砂壶,徐?自有她的一套理论:花有盛衰,季有冬夏。天有阴晴,月有圆缺。唯石头千古不变。石壶质地坚细,每把壶都独具一格。石壶不仅通灵性,识人情。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延年益寿,既养心又养性更养生。
每把石壶都是独一无二的
石壶是以天然生成的石头为原材料,经艺术家精心设计、构思,细心雕刻而成。也就是说,无论哪种石料雕刻而成的石壶,必然出自一块完整的石头,这不仅需要艺术家的巧思。最关键的是雕刻石壶不同于陶塑或泥塑,前者具有不可粘补修改的属性。在雕刻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同时,由于材料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石材的色泽各异,纹理多变,每把石壶只能一把一把地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形状去构思设计,去制作,即使同一位艺术家雕刻的石壶,就算他的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制作出两把完全相同的石壶。这种唯一性也决定了石壶更不会有批量生产的可能性,每把石壶都是独一无二的。
徐?说,这或许也是石壶收藏者较少的原因之一,因为首先石壶的“产量”就不高,技艺高超的雕壶大师也是凤毛麟角,徐?曾拜访过一位雕壶大家。他从选材构思到手工制作完成,一把小小的石壶往往要耗费一个多月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而且不是说雕完一把壶紧接着就有构思,继续雕刻下一把,怎么也要休整一下的。所以说80%作为纯手工制作的石壶(壶内胆、壶嘴的洞为机械加工)。一个制壶工艺师从青年到老年一辈子也做不出太多的精品石壶。
什么样的石壶具有收藏价值
徐?收藏石壶的起点比较高,第一把壶即是陶昌鹏(“陶泓斋”)的作品,这也曾给她带来一些困扰与遗憾。徐?说,一般只有名家才“敢”在石壶底部落款,她在去全国各地淘换石壶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制作工艺精良的石壶根本没有落款,买还是不买成了纠缠她很久的一个结。这其中也有着太多的遗憾。
说到遗憾,若干年前的一把石壶徐?依然挂念在心,那次是在黄鹤楼,发现一把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极具收藏价值的“菊花石”石壶,但仔细端详后发觉石壶壶盖的内部有一个米粒大小的残,应该是雕刻时不小心蹭掉的,当时犹豫再三还是没有买。在回京的路上怎么想怎么不舍,到北京后她即刻马不停蹄地返回黄鹤楼,然而那把石壶已经被别人买走了。
由此,徐?总结一个收藏石壶的心得,就是见到自己心仪的石壶要毫不犹豫地买下,即便有些许残损。因为石壶的唯一性决定了不可能有第二把一模一样的壶。就算是残品也不能放过。当然,那些制作工艺粗糙,没有审美价值的石壶就要另当别论了。
有一次逛潘家园,她发现一把红色的壶,美轮美奂。一面是浮雕的龙,另一面是浮雕的凤,雕工精巧通体红艳,心里一阵狂喜。问卖家是什么石质的壶,卖家答曰:鸡血石。虽知是赝品(假鸡血石),但徐?还是被小壶精美设计所吸引,买了下来。
徐?说,判断一把石壶是否具有收藏价值,要符合型、工、色、质、款、铭、座七字诀。第一要看型,造型要赏心悦目,石壶的造型留给人的往往是第一直接感觉,映入人们眼帘的第一感觉应舒服,壶流(壶嘴)、壶把、壶身、壶钮(壶盖)之间的比例要恰到好处,气韵贯通,耐人寻味;第二要看工,雕刻技艺。一件雕刻功底好的石壶作品看不出人为用何种工具制作而成,而是酷似天然形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