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他汀类药物及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安全性探析
他汀类药物及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安全性探析[摘 要] 目的 探讨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病例选择:102例病例均为混合性高脂血症,且年龄小于70岁,用药前肝肾功能正常。用法:辛伐他汀(京必舒新)20mg,每晚一次,口服,非诺贝特0.1,每日三次,口服,疗程四周。结果 102例病人除一例出现左肩肌肉轻度酸沉,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余均无不良反应,用药前后肝肾功能正常。结论 小剂量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是安全的。
关键词:他汀类与贝特类 联合应用 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8)3-0016-02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易患因素,在冠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肾脏损害及大动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病因学及预后意义。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 们生活条件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交通工具的变革,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症发病率逐年的升高,混合性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也日益升高。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血 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方面疗效是肯定的,许多循证医学已经证实。贝特类药物在降低甘油三脂(TG)方面疗效是确切的,许多循证医学也已经证实。但是两种药物合用会不会出现安全性的问题呢?我们对102例混合性高脂血症联合应用他汀类与贝特类进行了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入选102例患者均为我院2006年9月~2007年9月收治的住院病人,均为混合性高脂血症,其中男性68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56.5±10岁,合并高血压病72例,糖尿病66例,冠心病86例,入选方法:(1) 用药前空腹12小时查血脂四项,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TC≥5.18mmol/L(200mg/dl)或LDL-C≥4.14mmol/L(160mg/dl)同时TG≥2.26mmol/L(200mg/dl)。(2)年龄小于70岁。(3)用药前肝肾功能均正常。(4)甲状腺功能正常。符合以上四条的方可入选。
1.2 方法
辛伐他汀片(京必舒新)20mg,每晚一次口服,非诺贝特片0.1,每日三次,口服,连续服用四周,然后检查肝、肾功能,肌酸激酶(ck)。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肌肉酸痛或无力。
2 结果
102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连续服用四周,除一例出现左肩部肌肉轻度酸沉,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停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并且服用肝太乐,三天后症状消失,两周后复查肝功,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其余患者均无不适,服用四周后复查肝功、肾功、肌酸激酶均正常。
3 讨论
临床上供选用的调脂药物可分为五类: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树脂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及其他。他汀类具有竞争性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限速酶的活性,继而上调细胞表面LDL受体,加速血浆LDL的分解代谢,此外还可抑制VLDL的合成。因此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TC,LDL-C和apoB,也降低TG水平和轻度升高HDL-C。近二十年来临床研究显示他汀类是当前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非常重要的药物。贝特类药物亦称苯氧芳酸类,此类药物通过激活氧化物酶增生体活化受体a、刺激脂蛋白脂酶(LDL)apoAI和apoAⅡ基因的表达,以及抑制apoCⅢ基因的表达,增强LDL的脂解活性,有利于去除血液循环中富含TG的脂蛋白,降低血浆TG和提高HDL-C水平,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并使LDL亚型由小而密颗粒向大而疏松颗粒转变,其适应症为高甘油三脂血症或以TG升高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通常较轻且短暂,包括头痛、失眠、抑郁、腹痛、腹泻、消化不良,0.5%~2%可发生肝脏转氨酶升高,极少数可引起肌病,包括肌痛、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他汀类药物相关肝酶异常见于开始用药或增大剂量的12周内,绝大多数为孤立性无症状性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增高,减量或停药后肝酶恢复正常且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即使他汀类药物剂量持续不变70%的 患者血清转氨酶亦会自行下降,除与剂量有关外,尚未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者发生无症状性肝酶异常的其他危险因素。贝特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不良、胆石 症、也可引起肝脏血清酶升高和肌病,但是非诺贝特发生肝脏血清酶升高和肌病情况很少。单用标准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很少发生肌炎,但大剂量使用或与其他药 物合用时,包括环孢霉素、贝特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某些抗真菌药,烟酸类等肌炎的发生率增加。对于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我们应用小剂量辛伐他汀与小剂量 非诺贝特联合应用,经临床观察不良反应没有增加,与单用辛伐他汀无差别。因此,我们认为小剂量辛伐他汀与小剂量非诺贝特联合应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