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
临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摘要]随着我国目前正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是专门收治老年病患者为特色的老年病医院,其住院老年患者90%平均年龄均≥70岁。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有创性介入治疗,操作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1】。如果能够保证在整个输液过程中快速、准确、安全地把药物输入到患者体内,就会大幅度地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7-0173-02
把老年患者在输液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加以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护理方法:
1 常见问题
1.1穿刺困难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生理和身体机能上均出现不同的衰老特征,再加上疾病对机体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静脉输液时穿刺困难、血管脆弱容易刺穿。
1.2液体渗出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偏大,容易尿频等原因导致肢体活动过多,再加上看护不当或者有些穿刺的部位特殊没有固定好,使针头滑出血管而引起渗液。
1.3 输液反应 老年患者大多性情急躁,长时间输液缺乏耐心,所以患者不听护士劝阻自行调节输液滴数,易因滴速过快诱发心衰或肺水肿。再加上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能延缓药物排泄,加大了药物中毒的危险,亦引发其他不良反应。
1.4拔针后皮下淤血 老年患者因血管脆性增大,拔针后会因为按压部位不够准确、按压时间不够、按压力度过轻或过重而造成皮下淤血。
2 护理方法
2.1提高穿刺成功率
进针前可嘱咐病人先用温水浸泡双手,促进血管扩张,再选择弹性好,较粗直、便于固定和观察的血管,从远端开始进针,进针时应根据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绷紧穿刺部位,以固定血管。一般止血带的绷扎位置距穿刺点10-15CM为佳,并且应该保持松紧适宜【2】。进针要快速动作准确,尽量减少患者痛苦。
2.2 穿刺后要固定牢固
采用三条输液贴固定,第一条输液贴横向固定针柄,第二条用带有消毒棉的输液贴横向覆盖针眼,第三条将输液头皮针管盘曲重叠固定在
穿刺部位的上方。对容易躁动和无意识的患者应用长胶膏把同手宽大小的硬纸盒或硬纸板固定在穿刺部位下,以防止因肢体活动过多导致针头滑出血管外。
2.3 加强输液巡视
老年患者的心肺功能差,特别是快速输液或输液过多,加重心脏负荷,易发生急性肺水肿【3】,出现输液反应。再加上老年患者皮下组织疏松,对疼痛反映迟钝,所以轻微的渗液不易被察觉。所以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应增加巡视次数,根据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数,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情况。
2.4 正确拔针
分离输液贴,关紧调速器。左手将穿刺部位上的消毒棉贴沿血管方向用大姆指直行压住,右手则迅速拔出针头。告诉病人拔针后正确的按压方法,按压时间不少于1分钟,禁边压边揉。半小时内穿刺部位不要用劲,防止针眼冲开。
3 结论
医护人员通过充分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做好健康卫生宣教 ,把输液的目的、药物名称、可能会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副作用;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注意事项;以及一般输液故障的紧急处理方法等重点对老年患者实施宣教。再配合正确的穿刺方法和护理,最终使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资料
[1] 李欣欣,刘仲梅,张全英,等.静脉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管理[J].吉林医学,2006,27(27):170-171.
[2] 白丽梅,傅常清,郭欣欣,等.止血带张力对浅静脉充盈度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587-588.
[3] 孙志敏.老年慢性病人的心理特征与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0,22(22):67-68.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