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季口腔溃疡多辨证施治效果佳
冬季口腔溃疡多辨证施治效果佳民间俗称的“嘴破”即临床上的口腔溃疡,一般说来,这种疾病预后良好,通常在7~10天后即可痊愈。不过,有些人非常容易反复发作,往往旧的口疮还未愈合,新的口疮又群集而生,令人苦恼不已;某些人的病史甚至可长达二三十年之久。
对于容易反复发作、溃疡数目又多又痛的病人该如何治疗呢?以中医的观点而言,这些人多半体质有所偏颇,或偏寒或偏热,才会造成口腔溃疡不断反复发作。因此,在治疗上必须强调对证治疗。
“火从口出”是何因
小张突然一声尖叫,把一家川菜馆里的数十名食客惊呆了,只见小张一手护着脸,一手指着舌头,并不停地吸着气,“我的口腔又上火了,你们看,这舌尖、舌边,好几个溃疡,痛得要命。”她抱怨着说。
小张的口舌的确经常长疮,公司的同事们都知道,严重时喝开水都痛,吃辣椒多的川菜,可想而知。这种病,人们都说是火重或热重,可是用泻火清热药也很难见效,甚至越清火越严重。
现代医学称这种病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复杂,至今仍然不很明确。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如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内分泌变化有关,或与月经周期(如月经前发病,妊娠、哺乳期缓解),或与精神神经因素(如情绪紧张、失眠焦虑,工作过度劳累、参加考试等)、遗传、免疫功能变化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治疗、疗效都与个体差异有关,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中医学认为,其发病的确多与火热上炎有关,但火有虚实之分,实火多因心脾积热上冲,如辛辣厚味吃得过多,脾胃积热,或情志抑郁,心火亢盛,或风热外袭,引动内火,使心脾火热循经络上熏口舌,致热腐溃烂;虚火则是因为阴虚内热而生,虚火上炎,烁灼口腔黏膜所致。此外,脾虚而引起的湿浊上蒸,也能导致口舌生疮。
口腔溃疡 有章可循
口腔溃疡的发生和发展一般、有以下两个特点和三个阶段:
两个特点:
1.反复发作。每次发病间隔时间不一定,一批接着一批,致使患者长期处于病痛之中。
2.病程漫长。常可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不愈。
三个阶段:
1.疱疹期:黏膜局限性充血水肿,上面有粟粒大小的小水疱,并有发胀、烧灼感,很快就破裂形成溃疡。因为疱疹存在时很短暂,一般门诊较少见到。
2.溃疡期:溃疡,多为圆形或卵圆形,直径2~3毫米到1厘米,不会超过1厘米,底浅,边缘整齐,前半期四周有红晕,溃疡面有黄白色渗出物覆盖,此时有剧烈的烧灼疼痛感,遇冷、热、酸、咸、辣等刺激时,剧痛往往难以忍受。此期可维持4~5天。
3.恢复期:溃疡面有肉芽组织修复,基底逐渐平坦,面积缩小,充血也消失,疼痛从缓解到消失,2~3天痊愈,不留痕迹。
辨证施治效果佳
心火上炎 表现为溃疡多发于舌尖或舌前边缘,灼痛、色红、面积较小,伴有口热口渴,心跳心烦,小便少而黄,睡眠不安,舌尖红。可用生地黄10克,川黄连3克,黄芩、山栀子10克,竹叶10克,生甘草6克,如大便干燥加生大黄6克,水煎服。
脾胃蕴热 表现为溃疡多个,大小不等。溃疡与溃疡可互相融合,表面有黄色假膜覆盖,周围充血:多发于唇、颊、龈、上腭等部位,并兼有灼痛,口臭口干,大便干结不畅。可用生石膏30克,银花15克,蒲公英30克,知母10克,黄芩5克,黄连3克,山栀子、生地黄、竹叶各12克,牛膝、升麻、大黄各6克,水煎服。
阴虚火旺 表现为溃疡1~2个,周围黏膜淡红或暗红,疼痛较轻,口干不想喝水,心烦失眠,头晕耳鸣,手足心发热,腰膝酸软无力,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可用知母、黄柏各6克,熟地黄、白芍、当归、山萸肉、玄参各10克,牡丹皮、牛膝各8克,如妇女月经前口疮易发者,加夏枯草10克,黄芩5克。水煎服。
脾虚湿困 表现为溃疡的数目较少,面积较大,周围水肿,溃疡面呈淡红色或淡白色,病程较长,愈合很慢。伴有口淡口黏,食欲不振,胃胀,头昏,周身困倦,大便稀溏。可用党参、黄芪各15克,白术8克,茯苓12克,苡仁20克,半夏、陈皮各6克,白扁豆10克,藿香、砂仁各9克,水煎服。
据临床所见,大剂养阴清热降火药有害无益,芳香理湿药比较稳妥。服药调理的最佳时刻应在间隙平稳阶段,如果在发作高潮时用药,一般疗效欠佳。
外用诸法治口疮
外治法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溃疡局部,能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具有消肿止痛,收敛生肌,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
一、外用散剂
1.养阴生肌散:用石膏10克,青黛1.5克、龙胆草、黄柏、薄荷、生蒲黄各1克,生甘草、冰片各2克,共碾细末。用于虚证口疮。
2.选用成药冰硼散、珠黄散、锡类散,用于实证热证者。
3.成药双料喉风散,可用于各种口疮。
二、含漱药液
1.光绪漱药方:用薄荷叶3克,僵蚕4.5克,连翘6克,赤芍9克,生石膏9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