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被动句与被动表示法
第十七课 被动句和被动表示法
被动句都是动词谓语句。主动关系和被动关系是就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施受关系的不同来加以区分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该句子就是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的受事者,该句子就是被动句。
被动句以其被动的表示法的不同,可分为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后者也叫被动句式。下面具体介绍。
一、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看起来和主动句很类似,只能从语义上来辨别其被动的用法。因此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也叫作语义上的被动句。例如:
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式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式指的是在句中有某些介词或助动词可以作为表示被动的标记。古代汉语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介词“于(于)”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的被动句式。
其格式是:谓语动词+“于(于)”+行为主动者。
例如:
①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传?成公二年》)
②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孟子?滕文公上》)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前赤壁赋))
④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⑤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陈胜项籍传》)
由于介词“于(于)”的用法较多(参见第十三课“介词”),因此在被动句里位于介词“于(于)”后面的名词性成份有时只是介绍行为的处所,而不是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例如:
⑥傅说举于版筑之中。(《孟子?告子下》)
⑦西伯,伯也,拘于羑里。(司马迁《报任安书》)
以上句中,动词皆为被动用法,但是后面的介词“于”引进的都是处所。因此以上句子都属于语义上的被动句。对于这些易于混淆的句子,在学习时要注意辨别。
“于”古代和“乎”读音接近,因此该介词也写作“乎”。用“乎”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的被动句式如:
⑨万当与庄公战,获乎庄公。(《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⑩志乎古,必遗乎今。(韩愈《答李翊书》)
以上两句“乎”都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获乎庄公”即被庄公擒获,“遗乎今”即被今人遗弃。
2.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被动句式,“为……所……”式。
其格式是:“为”+行为主动者+谓语动词。
例如:
①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上古之世》)
有时在上文已经交代清楚的情况下,“为”后面的行为主动者可以不出现,这样“为”就直接位于动词前,成为表示被动的标志。如:
④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
在动词前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又在动词前加上“所”,构成“为……所……”句式。例如:
⑧方术不用,为人所疑。(《荀子?尧问》)
⑨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
⑩楚遂削弱,为秦所轻。(《战国策?秦策》)
到了汉代,“为……所……”句式得到广泛应用。例如:
⒀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3.用助动词“见”位于动词前的被动句式,“见……于……”式。例如:
②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兼爱》)
用“见”构成的被动句不同于用介词“于(于)”“为”的被动句,“见”本身是助动词,不能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因此,就出现了把“见”字句和“于(于)”字句结合使用的做法,构成“见……于(于)……”的句式。如: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时至》)
②以四百里之地见信于天下。(《吕氏春秋?贵信》)
值得注意的是,魏晋南北朝时,被动助动词“见”发展出一种新的用法,“见”仍出现在动词前,形式上与被动句式一样,但是“见”不再表示被动,句子的主语是施事者,些时,“见”有指代第一人称的作用,可理解为“我”或“自己”。如: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慈父见背”不是慈父被背弃,而是慈父背弃(去世丢下)我。
②后布诣充,陈卓几见杀状。(《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陈卓几见杀状”即陈述董卓差一点杀掉自己(吕布)的情况。一般称这种用法的“见”为具有指代性的副词。对于“见”的这些用法,在阅读古书时要注意辨析。
4.“被”字句
在先秦汉语里,“被”本是一个及物动词,意思是“覆盖”“遭受”“蒙受”。例如:
③项王身亦被十余创(《史记?项羽本纪》)
④高祖被酒,夜径泽中。(《史记?高祖本纪》)
⑤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贾谊《论积贮疏》)
从战国末期起,“被”出现助动词用法,位于动词前面表示被动,这种用法在汉代作品中多见。如:
⑿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务接待审批单(模板).docx VIP
- 外科手消毒教学课件PPT模板(框架完整).pptx
- 新标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2Unit5课件.pptx
- 最新:2024湖北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及医保支付目录(完整版) .pdf VIP
- 新标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2Unit2课件.pptx
- GB 7251.6-201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6部分: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docx VIP
-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杂交育种.pdf VIP
- 装饰公司装修工程售后服务承诺书.doc VIP
- 《PHP Web应用开发案例教程》教学课件 第11章-MySQL数据库基础.pptx VIP
- 林业经济管理学最新完整版本.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