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截瘫患者行膀胱功能训练护理体会
截瘫患者行膀胱功能训练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213-02
2004年6月~2007年6月,我院在对78例截瘫患者的护理中应用膀胱功能训练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外伤性脊髓损伤截瘫患者72例作为实验组,男50例,女22例,16~70岁,平均44岁。完全性截瘫39例,颈椎21例,胸椎16例,腰椎2例;不完全性截瘫33例,颈椎7例,胸椎10例,腰椎16例。合并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3例,冠心病2例,伤后距入院时间2h~31d。另取既往未行膀胱功能训练的截瘫患者65例为对照组,完全性截瘫40例,不完全性截瘫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截瘫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方法
实验组于脊髓休克期后及尿路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行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未行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导尿管平均留置时间及尿路感染发生率。
1.2.1膀胱功能评价:了解患者现有的排尿功能情况,如是否有尿失禁或尿潴留等。做常规尿液分析,如条件允许可做膀胱内压测定、膀胱镜检查、膀胱造影或肾盂造影等。排除严重输尿管膀胱逆流及泌尿系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方能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1.2.2膀胱功能训练:①留置导尿阶段:留置尿管于次日夹闭,输液者放尿1次/2h,不输液者放尿1次/4h,留置尿管期间不更换管,不冲洗膀胱。3周后拔除尿管,期间行膀胱充盈训练,即气囊尿管密闭式留置导尿,夹闭尿管,放尿1次/3~4h。嘱患者饮水量不少于2000~2500ml/d。一般术后40~100d者需进行1~2周的膀胱功能训练,伤后半年以上者需进行2~4周,特殊患者视膀胱充盈情况而定。②一次导尿阶段:拔除尿管,使患者处于相对不带导管状态,以便膀胱周期性扩张刺激膀胱功能恢复。期间行手法训练,即在膀胱底达脐上两指时进行手法按摩排尿。操作者单手由外向内按摩患者下腹部,用力均匀,由轻而重,待膀胱缩成球状时,用手托住膀胱底,并向前下方挤压膀胱[1 ]。见尿后,操作者可将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加压,待尿液不再外流时,可松手再加压1次,以排尽残尿。对尿失禁患者用力稍大,且方向朝向会阴部;痉挛性瘫痪者,约按摩15min,且手法要轻。每次挤压排尿量不应少于留置导尿量的3 /4,自主排尿后测残尿量50~100ml之内者为成功,100ml以上者须再次留置尿管重复训练。③建立反射性膀胱阶段:利用皮肤-膀胱的反射作用,刺激患者大腿内侧、阴茎体部或会阴部,以寻找引发排尿的部位,并建立反射性膀胱。
2 结果
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及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及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
组别 完全性截瘫 不完全性截瘫
n 导尿管留置时间(d) 尿路感染[n(%)] n 导尿管留置时间(d) 尿路感染[n(%)]
实验组 39 75.7±14.8 15(38.4) 33 12.5±4.1 4(12.1)
对照组 40 97.8±14.3* 17(42.5) 25 22.4±4.2* * 5(20) **
注:*P<0.05; ** P<0.01
3 讨论
脊髓圆锥以上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尿道括约肌失去高级神经支配,不能自主放松,因而出现尿潴留并可导致感染;脊髓圆锥损伤患者,因阴部神经中枢受损,尿道外括约肌松弛易致尿失禁,而膀胱内高压可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逆向损害肾功能,而导致肾功能衰竭[ 2 ]。因此,对截瘫患者排尿障碍的治疗是恢复排尿反射及预防泌尿系感染与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措施[ 3 ]。本组应用系统的膀胱功能训练法对截瘫患者进行训练,不仅促进了膀胱括约肌功能的恢复,而且明显缩短了留置导尿时间。外伤性截瘫患者在脊髓休克期,如果出现排尿功能障碍、血尿及尿路感染均应进行持续开放引流,而不宜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可在脊髓休克期后及尿路感染得到控制后再进行膀胱训练,不影响自主膀胱恢复的成功率,并能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因此,膀胱训练前有必要进行膀胱功能评价和尿常规检测。系统膀胱功能训练法是解决截瘫患者排尿障碍的简便、有效、可行的方法,不仅可减少留置尿管的时间和尿路感染发生率,也顺应了脊髓性膀胱形成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纯杰,李桂芝,丁昌荣,等. 脊柱骨折截瘫患者反射性膀胱康复训练法[ J ]. 齐鲁护理杂志, 2005,11 (6A) : 672.
[2] 徐杰,修春正,谭光胜. 外伤性截瘫患者28例膀胱功能重建情况分析[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 ( 24) :3263.
[3] 王兰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