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艺术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docVIP

汉画艺术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画艺术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

汉画艺术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摘要]汉画艺术元素以其鲜明的民族性、悠久的历史感、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现代多媒体艺术设计、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以及现代工艺品设计中被广泛运用。现代艺术设计对汉画艺术元素的运用要避免简单、机械地选取图形直接拼贴的问题,应采取多种手法相结合的方式:一是截取汉画图像作为造型元素;二是将汉画图像进行矢量简化等二次处理后再运用;三是将汉画与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相结合;四是整合同主题汉化资源进行优化利用。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汉画有着丰富的图案、纹饰,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借鉴并正确地运用这些艺术形式,有助于我们开阔设计思路,促进艺术设计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汉画艺术;现代艺术设计;造型元素 [中图分类号] J0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729(2012)02-0012-06 [摘 要]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花腰傣服饰形与色的特征,可以发现:花腰傣男性服饰单一的深色调与简洁大方的服装款式相搭配,体现出花腰傣民族男性强悍、刚毅、勇敢的心理特征及原始而和谐的朴素审美观;花腰傣女性服饰的形与色有一种秩序美感,在形上借鉴自然界中美妙的形态,通过大胆夸张的变形、巧妙的构思组合,在深色傣锦上绣出精美绚丽、独具特色的服饰造型图案,展现了花腰傣女性温婉优雅的特质和该民族灿烂的艺术文化风采。 [关键词]花腰傣服饰;秩序美感;无色彩 [中图分类号] J5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729(2012)02-0031-03 Shop from the Han Dynasty, the first portrait to see the first shop in China’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中国红”在英文中是vermilion,主要是指朱红或朱砂红,原是一种优质朱红颜料的称谓,多用于烧制陶瓷品,所形成的色彩非常鲜艳温润,备受人们喜爱。从唐代开始,中国陶瓷艺人就发明了红釉烧制技术;北宋时,河南禹县的钧窑完善了这一工艺,烧制出了世称“钧红”的红釉陶瓷。但当时钧窑的烧制工艺还不成熟,红釉中往往掺杂有其他的颜色。明代宣德年间景德镇艺人烧制出了祭红色陶瓷,其色泽和纯度都超过了钧窑,人们把它叫做“宣德祭”。因为朱红颜料的成分辰砂(cinnabar)来自中国,因此西方人往往把优质朱红颜料称为“中国红”。此外,红色的种类繁多,人们通常把其中最为纯粹和明艳的红称为绛红,它接近于原色,与我们国旗的色彩相同,国人在寻找自己民族元素时遂把象征国旗色彩的大红称为“中国红”,这是民族心理的一种体现。广义“中国红”的概念非常宽泛,它并不是特指某一种颜色,而是一系列中式红色的通称。以之为主色调衍生出的中国红系列包括暖暖的橘红、羞涩的绯红、娇嫩的榴红、深沉的枣红、华贵的朱砂红、朴实的陶上红、 沧桑的铁锈红、鲜亮的樱桃红、明艳的胭脂红等。学界对于中国红的已有研究多集中于知识介绍、艺术欣赏等方面,少有从包装设计角度深入探讨者。本文拟追本溯源,探析中国红在现代语境下的意蕴、色彩个性及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中华民族对于红色的崇尚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18 000年前的山顶洞人时代。据考古发现,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墓穴里,死者遗骨的周围有用赤铁矿粉撒成的圆圈。人类学研究表明,使用赤铁矿粉在死者周围撒圆圈绝不是无意义的行为――红色的赤铁矿粉被古人认为是鲜血的象征, 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生处,在死者周围撒赤铁矿粉,其意是为死者祈求新的生命。 古代先民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察物观象,并予以描绘、总结。东汉经学家刘熙所著《释名》卷四中记载:“青,生也,象物生时之色也。赤,赫也,太阳之色也。黄,晃也,晃晃日光之色也。白,启也,如冰启时之色也。黑,晦也,如晦冥之色也。”人们从自然物象的百色中发现了青、赤、黄、白、黑这五种基本色相,并认为这五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遂称此五色为“正色”,并赋予了其相应的意义。[1] (P72)古人以红色为尊贵色由来已久,如古代祭祀太阳的精魂“三足乌”又称“赤乌”、“赤鸦”。传说武王伐纣时在孟津有火流于王屋,化为“三足赤乌”。古代传说中的“赤鸟”、“赤兔”、“赤草”、“赤鲤”皆是祥瑞之物。古代中国称“赤县神州”,并有“赤县多灵仙”的说法,寓意吉祥宝地。到了汉代,汉高祖称自己是“赤帝之子”,且崇尚红色。长沙汉代马王堆出土的朱黑漆器,色彩鲜艳,花纹优美精致,为当时贵族所推崇。汉代以后,我国各地崇尚红色的风俗基本上趋向一致,经世代传承而沿袭至今,崇尚红色便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吉祥颜色文化。 传统的色彩观念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含义的认知图式影响着民众的审美理念,从而导致吉祥图形设色的主观唯我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