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32例分娩方式研究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32例分娩方式研究中图分类号:R61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4-0079-01
瘢痕子宫形成最常见的主要原因是剖宫产手术,其次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近年来随着各种剖宫产术式的日趋完善,剖宫产已成为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重要手段,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剖宫产率的上升,使得有剖宫产史的孕妇明显增多,她们再次妊娠分娩,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瘢痕子宫再孕分娩时易发生破裂,危及母婴安全,所以,对其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成为困扰产科医生的难题之一。我院妇产科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32例,采用剖宫产30例,2例经阴道分娩,现将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三年间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共775例,其中剖宫产41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平均年龄25.6岁,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32例,其中有2次剖宫产史的1例。距前次剖宫产时间最短的18个月,最长的5年,前次手术行子宫纵形切口3例,子宫下段横切口29例。32例中采用剖宫产30例,经阴道分娩2例。
1.2 剖宫产选定的条件
(1)本次有明显的产科手术指征;如(难产、胎儿窘迫、巨大儿等)(2)前次剖宫产子宫为纵切口的;有2次剖宫产史;(3)距上次剖宫产时间不足2年;(4)B超提示子宫下段菲薄,自浆膜面膨隆,楔状突出;(5)社会因素。
1.3 阴道试产的条件
(1)本次无明显的产科手术指征;(2)前次剖宫产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无术后感染,B超提示子宫下段延续性好,无缺陷;(3)此次分娩距上次剖宫产已2年以上;胎先露已入盆,试产中产程进展顺利;(4)具有较好的医疗监护设备,发现异常,能随时中转手术。
2 结果
2.1本组32例中30例选择剖宫产,2例阴道产,未发生子宫破裂。再次剖宫产的30例孕妇中,头盆不称5例,羊水过少1例,臀位4例,巨大儿4例,胎儿窘迫6例,先兆子宫破裂1例,社会因素9例。
3 讨论
3.1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什么方式分娩,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重点在于,瘢痕子宫能否承受住产程中的宫腔压力而不发生破裂。随着剖宫产指征的放宽,剖宫产率明显上升,随之而来的是瘢痕子宫的发生率大量上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什么方式分娩的问题,越来越严峻的摆在产科医务人员面前。随着现代剖宫产技术的改进,无菌技术日益发展,子宫切口愈合良好。但目前大多仍是采用剖宫产的分娩方式,这与社会因素、医患关系微妙、医务人员怕承担责任有关。
3.2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术和阴道分娩相比,出血量明显高于前者。手术时间也明显高于首次剖宫产。这与首次手术导致的腹壁、子宫瘢痕,腹腔内粘连有关。
3.3 文献报道剖宫产后阴道试产成功率为60-80%,前次剖宫产术式为子宫下段横切口者子宫破裂几率为0.1%-1.5%[1]。本文资料中瘢痕子宫的孕妇阴道成功分娩2例,其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Apger评分,与无瘢痕正常阴道分娩无显著差异,而且无子宫破裂,也有报道剖宫产术后2-3年是子宫切口愈合的最佳时间[2]。我们认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只要掌握好适应症,前次手术距本次2年以上,在严密观察下可以经阴道分娩。
总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要从多方面考虑,应针对每个产妇的具体情况,严格遵循瘢痕子宫的试产原则,积极与产妇及其家人沟通,共同确定最佳的分娩方案,剖宫产不是唯一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只有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促进围产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彩利,吴锦.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13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7.9:68.
[2] 颜 麒,陈文祯,崔小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5):264-265.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