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食同源 经典药膳(一)
药食同源 经典药膳(一)小编的话
从这期起,我们将结合祖国几千年传统医学流传下来的经典药膳方,对国家卫生部确定的药食同源名单中的药食两用原料做详细的介绍,包括它们的药效、适用症、禁忌、食疗搭配、服用方法等等。药膳方的选择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经过祖国医学长期验证的经典古方。二、药膳的原料全部由普通的食物和药食同源名单中的原料构成,使家庭服用更安全。
背景早知道
药食同源的起源
在我国,药膳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原始社会中,人类为了生存、繁衍后代,在寻找野生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人们逐渐了解了哪些无害,可以作为食物进食;哪些有害,不宜进食;哪些有益,可以调整或治疗疾病,可为药物;也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
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开始分化。在食与药开始分化的同时,食疗与药疗也逐渐区分,认为每种食物具有“四性”、“五味”,这也是食物疗法的理论基础,这类药食两用的物品就是“药食同源”的物质基础。
《淮南子:“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其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黄帝内经太素》认为“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也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许多品种,如薏苡仁、大枣、芝麻、山药、莲子、龙眼、百合等,并记录了这些药物有“轻身延年”的功效。
听专家说
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
从药效来区分,中药的治疗药效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药劲大”,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用药不当,容易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食物性平和,服用后效果不及中药那样突出和迅速,如果服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但程度较轻,也不至于立刻产生不良的结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期望平均寿命延长,人们也更加注重自身健康。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良药不苦口,食之味美,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唐代药王孙思邈曾说:“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那么利用药膳食、治、养相结合,调养人体,预防疾病,就是上医。《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药膳原则。
中医认为,每一种食物都如同中药一样,具有不同的性味,药物虽然作用强但一般不会经常吃,食物虽然作用弱,但天天都离不了,食物的性能作用或多或少的对身体平衡和生理功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食物的作用并不亚于中药的作用,因此必须根据人们的体质和患者的病症进行辨体和辨证施食,“求其所宜,避其所忌,辨证论治,对证下药”,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这也正是药膳食疗的精髓所在。
你应知道的
药膳不是普通食物
药膳既不是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食物,它强调中药和食物的合理调配,在药物或食物的配伍组方上,按药物食物的性质,有目的地进行选择调配组合,而不是随意的凑合。它是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威的一类膳食。
药膳也不是药
药膳强调的是一个膳字,是以食物为主,配以少量的药物。因此药膳不应有过多的药物异味,应该是药借食味,食助药性,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满足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
你要了解的
药膳也有规定
在目前常用的近5000种中草药药材中,国家卫生部确定的药食两用原料只有区区87种。
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随着人们崇尚自然,返朴归真,有人认为以食为药,以食代药,并以此为时尚来进行推广,但此时尚应该以国家卫生部的有关规定作为基础,应以卫生部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为准,不可人为意造些食疗功能或食疗方法。对一些地区长期食用的功能食品,应该尊重当地人的使用习惯,但扩大使用应该慎重。
小贴士
药食同源具体物品
卫生部公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