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许国璋教授及许国璋将军
许国璋教授及许国璋将军许氏家族能文能武的现代折射,很巧合,学者、武将居然同名:许国璋。
陈寿所著《三国志》中,记载了一文一武两位名叫“许攸”的人。谋士许攸,字子远,南阳人,本为袁绍的参谋,后投奔曹操,助曹操赢得官渡之战。这位“文许攸”的知名度高,以至于许多人在读《三国志》时见到另一位许攸,误以为是同一人而略去。
《三国志“时,将军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这时曹操刚刚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没有底定中国北方,“武许攸”就是当年的小诸侯之一,还没有依附曹丞相。曹操准备讨伐他,受到帐下多位谋士的力谏,而采取“厚抚”的策略,最终“武许攸”归附了曹操。
一千八百年后,在现代中国,许姓之中又出现一文一武同时代的两位杰出人物,他们的姓名都叫“许国璋”。
学贯中西的英语教授
年纪在六十岁以下,身在国内而学习英语的中国人,可能没有不知道许国璋其人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许国璋”几乎就等同于“英语教材”,即使是在《新概念英语》风行之后,《许国璋英语》也仍然是英语学习者的首选课本。
许国璋教授,出生于一九一五年,浙江海宁人。初入东吴大学附中,后入国立交通大学,再转入清华专攻外语。又入国立西南联大,师从吴宓、叶公超、卞芝琳、燕卜荪、钱钟书诸先生。毕业后,执教于国立交通大学与复旦大学,一九四七年赴英,就读于伦敦大学与牛津大学。一九四九年十月归国,执教北京外国语学院,历任英语系主任、外国语言研究所所长,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全国高教自考英语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
许国璋教授所编写的《英语》,初版于一九六三年,近四十年不衰,特点在于结合国情,适合自学。在外语教学界,向有“南王北许”之称,南则中山大学王宗炎教授,北即许国璋教授。
碧血丹心的抗日将领
许国璋将军,字宪廷,成都人。生于1897年,比许国璋教授年长十八岁。二十一岁时,适值护法军兴,他弃笔从戎,投效川军第二师,几年后,累积军功,从士兵晋升为军官,得以进入合川的军官传习所学习,此后许将军升至刘湘部杨勤安团的营长。此时四川全境军阀派系林立,各派之间互挖墙角,这个杨团便被赖心辉的第二十二军马昆山拉了过去。许将军重气节讲义气,对这件事非常愤慨,多次力谏团长。杨勤安感其言,乃乘1929年上川东之战,赖军由黔反攻回到江津之际,返回刘湘的二十一军防区。刘湘自杨勤安获悉个中原委,嘉勉许将军的忠贞,送他去军内“军官研究班”继续学习,意在相机拔擢。1935年,适值川军整编,许国璋长任二十一军三师九旅二十五团团长。
抗战军兴,许将军多次请缨出川抗战。1938年4月终如所愿,他被调升为67军161师483旅少将旅长,编入第二十九集团军战斗序列,归第五战区李宗仁司令长官节制。其时,台儿庄战役早已打完,徐州已经失守,日军沿长江两岸跃进式作战,目标指向武汉。当年7月,日军第13师团及一个骑兵大队向湖北黄梅、广济急进,九江方面约有一个加强师团亦分兵两路进犯黄梅与广济。很快两地相继沦陷,此后67军奉命攻击梅川之敌,以保卫田家镇要塞。但因缺乏火炮又无高炮压制敌军战机,虽付出重大牺牲,仍然未克。日军藐视我军装备劣势,乃以精锐步骑联合部队向梅川以西483旅猛攻。许将军在第一线督战,全线坚若磐石,双方相持月余之久,敌军始终没有丝毫进展。日军于是变更作战部署,调集水陆军两个半师团兵力,在空军掩护下,采取钻穴、迂回战术,首先突破广济防线,又施放毒气,使田家镇守军伤亡惨重,不得已放弃阵地,退守长江南岸,北岸守军因而陷入大溃散的态势。集团军代总司令许绍宗(兼67军军长),未采取应变措施便仓皇率直属部队由山区小路向西溃逃。整个二十九集团军完全溃败,只有许国璋所率483旅军容不散,伤亡人数在三成以上,但沿途收容脱离原队的散兵,马上补充了建制,全旅指挥联系未断,尽在掌握之中,是集团军中最完整的建制。
1941年秋,许国璋因固守大洪山战功,晋升150师副师长,后又升为该师少将师长。
1942年春,二十九集团军调往长江南岸,归第六战区节制,司令长官陈诚命许国璋率部担任华容、石首、公安守备任务。1943年春,敌军来犯,同时出动飞机轰炸增援部队与撤离居民,许国璋在第一线指挥战事,规定师部卫生队的担架必须先拯救负伤居民。当南乡、安县等失陷之际,只有许国璋奉命防守的津市澧县峙立如故。此后遂以此作为基地,取得了鄂西大捷。
这年11月,常德会战打响。许师受命占领太浮山阵地,袭击敌之侧背。但日军行动迅猛,事先已经截断通往太浮山之路,许将军决定率师直队将敌军向南引开,减轻各部压力,争取占领太浮山。且战且走,抵达陬市。许将军认为此处乃常德门户,构有工事,决定在这里尽可能拖延敌军,这时他做出了最后的动员令,指出“我们已经三面被围,身后是无船的沅水,与其当俘虏被日寇侮辱杀害,或落水淹死,毋宁在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