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任是本色也动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许鞍华-任是本色也动人

许鞍华:任是本色也动人 《桃姐》的故事很简单,叶德娴扮演的桃姐,为刘德华饰演的少爷罗杰的家族工作了整整60年,伺候过老少五代人,如今年逾古稀突患中风,罗杰突感茫然,又忙于工作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只好把她送去老人院,一段平凡感人的情感徐徐展开…… 《桃姐》的上映,让3月的电影档期多了不少话题:女性电影、老年问题、生与死、离与合、悲与欢等等。 “重口味”和“小清新”大行其道的电影时代,《桃姐》不靠题材的噱头或绯闻的炒作来引人关注,而是平心静气地把“人之常情”讲通透,不动声色地将观众感动,实属难得。也许,这恰恰是华语电影所缺乏和逐渐背离的东西。这部电影也在提醒我们,电影除了娱乐功能以外,还应该具备的记录功能。 这个给我们以善意提醒的人就是《桃姐》的导演――许鞍华。 素面朝天的邻家阿婆 离开电影,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香港市民。 她至今未婚,没有子女,是菜市场的常客,出门也要挤地铁电车。 她齐耳短发、冬菇头,粗糙的皮肤,暗色调的休闲裤,大口地抽烟,爽朗地笑,不养宠物,闲时去逗逗邻居铺头养的鹦鹉。 她是那种不太在意所谓淑女仪态的女人,无论场合,喜欢素面朝天。 她现在已经不再以得不得奖、有没有突破为拍片的目的,唯一在意的就是制片方不要赔钱就好。 到了片场,她才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女导演。 从影30多年,凭借影片《投奔怒海》《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以及《桃姐》等获奖无数。 刘德华、张曼玉、萧芳芳、叶德娴等都曾靠她执导的影片而获得影帝影后。 就是这样一位获奖无数的名导演,却仍然连房子都买不起,只能和老母亲租住在香港的北角。 她并不是不在乎钱,相反,她觉着钱很重要,只是不想因为钱而影响了电影的品质。她不太愿意去处理电影以外的部分,如何谈价钱,如何说服老板,她都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如何才能拍摄出更好的作品,并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几乎每一部她想拍的电影,都会苦于找不到投资,有些只能夭折。难怪刘德华忍不住向媒体感叹,真不愿再见到这么好的导演要如此辛苦地去找钱,才能拍成一部电影。 当然,就凭她的江湖名号,也有人拿着大把的银子找她拍戏,却常常碰壁,因为那不是她想拍的戏。即使一生居于熙攘香港,她依然像做手工活一样,把电影做得精致,不像快餐。 她不希望太多的媒体过分渲染她的生活,她不想诉苦,也不以为苦,能一直拍自己喜欢的电影,她已经很满足了。 虽然她的头上笼着无数光环,但她对自己的评语一直是“我只是一个典型的香港人而已”。 祖籍辽宁鞍山,父亲是国民党文书,母亲是日本人。两个月大时就跟随父母迁居澳门,之后与祖父母生活,5岁前往香港。 1972年获香港大学英国文学及比较文学硕士学位,随后赴伦敦电影学校攻读电影。1975年回港,担任胡金铨助手,开始其电视及电影工作。 这就是许鞍华,不是香港“土生”,却在香港“土长”。 不肯放弃的“赌徒” “我觉得我拍戏的心态有点像一个赌徒,而且是一直不肯离台的那种,输输输,赌到输得差不多,输完之后,我又赢了一把,但我赢完又输,不行,我要赢回本钱才走,翻本了之后又觉得不够,要再多赢点……”许鞍华说。 她曾经对香港导演关锦鹏说,选择拍电影这条路,就回不了头。 1979年,处女作《疯劫》一炮打响,奠定了她香港电影新浪潮中的旗手地位。接下来的《胡越的故事》和《投奔怒海》是她新浪潮时期的巅峰作品,创造了香港文艺电影的票房纪录。 有人评价说:“那个时候的许氏作品,几乎是无可匹敌。要好评,有毫不吝啬的褒义;要票房,就算是重映,也会比不少有号召力导演的同期上映新作还要好。这在时至今日的香港电影中也属罕见。她是新浪潮中的宠儿。” 许鞍华曾经尝试过各种类型的电影,拍摄过一些商业元素浓厚的惊悚片、武侠片。但是,1983年,台湾的新浪潮电影给了她很大的冲击。她在看了杨德昌导演的《海滩的一天》后,才发现台湾的电影是如此地接地气。从那时开始,她慢慢明白自己到底要拍什么样的电影。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和尝试之后,她从自身的感悟出发,对各个阶段女性的情感进行了剖析,透过镜头讲述她们琐碎而真实的生活,拍出了一部部叫好叫座的作品《女人四十》《半生缘》以及《千言万语》等。正是这些作品的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带有浓郁文艺气息和生活气息的许氏风格。 在电影的赌桌上,她曾经有过耀眼璀璨的赢,也曾经有过阴云遮日的输,唯一不变的是,她不会因为一时的输赢而离开。 与她同时代的导演不是退隐就是转型商业片,只有许鞍华,坚守着自己的摄像机和对现实的关注。 其实,在1984年之后,她的电影作品可谓毁誉参半,既有《女人四十》等获奖无数的经典,也有烂得让人不忍卒看的《玉观音》。 就在很多人快要对她失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