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即时通信安全研究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instant messaging security
研究与设计
即时通信安全研究木
代印唐,张世永
(复旦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上海200433)
即时通信(instantmessaging,IM)的迅速发展正在急剧地改变人们通信、协作和娱乐的方式。即时
通信研究涉及到网络安全、p2P、普适计算、WebService等诸多技术领域。在技术和应用取得巨大
成就的同时,即时通信要确立未来的主流信息应用和技术的地位,还必须解决自身所存在的一系
列安全问题。本文从应用和协议两方面分析了即时通信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文中首先综述了即时
通信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种即时通信的安全模型,并据此模型较为全面地总结并归类了即时通
信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分析了其背后的缺陷原因;随后介绍分析了当前各种即时通信安全解决
方案及其特点;最后指出了IM安全的一些研究方向,并介绍了用于即时通信的TLs端到端安全、
即时通信中的PKI证书管理等几个课题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即时通信:网络安全:P2P
服务器管理IM账户、认证等信息。IM客户端必须登录到服务
1 引言
器才能提供各种服务。一般的即时通信系统提供的基本服务
包括:定位和在线状态信息服务、文本信息会话、文本留言、音
即时通信与定位(instantmessa舀ng&presence,IMP)是基
于Intemet的网络应用,是继电话、E.mail之后最重大的通信方频/视频会话、文件传送、表情和动画效果、群组功能等。多数即
式变革。即时通信在未来的网络通信、计算与信息处理中扮演越 时通信系统还利用掌握的客户账号提供在线游戏、在线购物、
来越重要的角色。据IDC估计,到2008年即时通信用户将超过虚拟社区、移动短信等多种增值服务。有的IM应用还集成了
5亿,另一家市场调研公司Radicati预测企业即时通信用户数届电子钱包、手机支付和在线支付功能等。IM客户端正在逐渐代
时将接近8000万【1.2l。 替浏览器的地位。
即时通信之所以有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前景.是因为它 计算机媒介沟通(eompukHnediated
充分发挥了现今和未来的大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作用,为使用
者提供所需要的廉价、方便、丰富的通信、信息、娱乐和商务服 的重要形式。IM是通信与计算机融合的关键技术。在C2P
lo
务。但是,即时通信要确立未来的主流信息应用和技术的地位, (computer
还必须解决自身所存在的一系列安全问题。 用.IM系统若解决了互通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固话。在
移动通信方面,WiMAX和网状网等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无线
2即时通信的应用及标准
网络的覆盖范围和移动性,移动手持电脑利用IM客户端可以
2.1 即时通信的定义 实现手机的所有功能.将会吞噬2G,3G移动通信的许多市场。
广义的即时通信包括网络聊天室、网络会议系统等所有 在普适计算(pervasive/ubiquitous
联机即时通信软件和应用。狭义的即时通信一般指由一组IM 便携性也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可能成为智能空间
服务器控制下的若干IM客户端软件应用程序组成的系统。IM (smarfspace)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
在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连续碰撞位探测的防碰撞算法研究 an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based on continuous collision bit detection.pdf
- 基于连续逆变器的微网潮流控制的研究 research on power flow control in micro-grid based on back-to-back converters.pdf
- 基于连续体模型的电力系统机电扰动传播研究 study of electromechanical disturbance propagation in power system based on continuum model.pdf
- 基于粒子群与神经网络的间谐波测量算法研究 hybrid algorithm for interharmonics measurement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nd neural network.pdf
- 基于连续潮流算法的可传输容量计算 continuous power flow method for 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 computation.pdf
- 基于联合库存管理的供应链动态模型研究 study on supply chain dynamic model based on joint inventory storage management.pdf
- 基于联合感知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连通性覆盖协议 connected coverage protocol using cooperative sensing mode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pdf
- 基于联合优化的wlan动态频率选择改进算法 an improved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joint optimization in wlan.pdf
- 基于联合稀疏性的高分辨全极化雷达成像研究 high resolution full polarization radar imaging based on joint sparsity.pdf
- 基于联系数的配电系统可靠性不确定性评估 uncertainty evaluation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reliability based on connection number.pdf
- 集抄系统中少量测点的潮流计算方法 power flow calculation of measurement-absence nodes in concentrated meter reading system.pdf
- 即时通信技术在号码百事通中的应用分析.pdf
- 集成电路测试系统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design and implement of the software for integrate circuits testing system.pdf
- 集成插装阀式过速限制和两段关闭装的设计与应用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over-speed limiter and two-step closing device with integrated cartridge valves.pdf
- 集成电路低温特性的推断 inference of the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s of ics.pdf
- 集成电路封装高密度化与散热问题 the development and heat dispersion problem in integrate circuit packaging.pdf
-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可靠性探讨 discussion on reliability of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 technology.pdf
- 集成电路关键设备市场分析及发展战略 the market analysing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c key equipment.pdf
- 集成电路互连线用高纯铜靶材及相关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copper sputtering targets in ulsi and related problems.pdf
- 集成电路封装中的引线键合技术 wire bonding technology in ic packaging.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