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美感的分析2014年3月17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 美感的分析2014年3月17日

罗丹:吻 五、美感与高峰体验 马斯洛: “高峰体验一词是对人的最美好的时刻,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是对心醉神迷、销魂、狂喜以及极乐的体验的概括。” 在高峰体验中: 1、人有一种比任何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整合(统一、完整、浑然一体)的自我感觉。 2、体验或对象倾向于被看成是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单位,超然独立于任何关系、任何实用性、任何目的之外。 3、存在认知不断重复,感知会越来越丰富。普通认知的情况下,反复地看就会使对象显得越来越空虚,看的时间越长,看到的东西越少。 4、人们往往会失去时空的感觉,时间如风驰电掣般飞逝而过。 5、表达和交流常常富有诗意,带有一种神秘与狂喜的色彩。 6、是一种终极体验,而不再是手段体验。 7、高峰体验的欢悦:“有一种凯旋的特性,有时也许具有解脱的性质。它既是成熟的又是童真的。” 8、人有一种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感怀。 五、美感与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的意义: “经历高峰体验后的普遍后果是一种感恩之情油然而生,这种尤如信徒对于上帝,以及普通人对于命运、对于自然、对于人类、对于过去、对于父母、对于世界、对于曾有助他获得奇迹的所有一切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激之情可以成为一种敬仰、报答、崇拜、颂扬、奉献等等反应。” “这种感恩之情常常表现为一种拥抱一切的对于每个人和万事万物的爱,它促使人产生一种‘世界何等美好’的感悟,导致一种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一种回报的渴望,甚至一种责任感。” “他更真实地成为他自己,更完全地实现了他的潜能,更接近于他的存在的核心,更完全地具有人性”。 五、美感与高峰体验 六、美感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 右脑 纯粹的“生存”(欢欣、信仰、爱情、爱美、和谐等等感情) 图像理解力 隐喻能力 (比方、类比、讽喻、寓言和谚语等) 欣赏音乐 “同时性”(把视觉空间中的各种关系,通过直觉连成一个整体) 左脑 行动(采摘果实、投掷标枪和制造工具) 文字理解力 抽象思维 (依靠因果关系的逻辑推理) 数字意识 时间感”(沿着过去、现在和将来这条路线发展工艺、战略、语言、逻辑和算术) 六、美感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 狄俄尼索斯(酒神) 原始的生理欢乐之神 预感、揣度和直觉 饮酒、狂欢 神秘仪式、生育 下里巴人式的音乐(以排箫为象征) 阿波罗(日神) 理性、科学、医药、法律与哲学之神 预言(对科学、工业和军事的监控权) 理性和逻辑 法律、文字 阳春白雪式的严肃音乐(以七弦琴为象征) 伦纳德·史莱因: “阿波罗代表了现代神经学家认定属于大脑左半球的所有功能,狄俄尼索斯恰恰与之相反,体现了右半球的一切职能。狄俄尼索斯的一套有音乐、戏剧、诗词、绘画和雕塑;阿波罗的则是科学、军事、工业、教育、医药、法律与哲学。狄俄尼索斯就是艺术家的样板,阿波罗则是物理学家的化身。” “人类在大脑功能、心理状态和思维活动上具有二重性,都在古希腊神话中得到了相当直接的表述。狄俄尼索斯和阿波罗的截然相反的性格,神奇地揭示出大脑两个半球在功能上的不同,也反映出艺术与物理的不同以及空间与时间的不同。” 六、美感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 七、意识与无意识 弗洛伊德: “升华说”:美感的源泉存在于无意识的领域之中,受压抑的性欲要求得到满足,这就是“力必多”的愉快原则。“力必多”通过“白日梦”的方式寻找出口、“转移”,在“艺术想象”中得到“升华”。 “俄狄浦斯情结” 荣格: “集体无意识”: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普遍性精神。在人的无意识的深层中,“沉睡着人类共同的原始意象”、“原型”(archetypes)。 “无意识”的概念:由20世纪初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瑞士精神病理学家荣格为代表的心理分析学派提出 八、美感与宗教感 美感(审美体验)与宗教感的相通性 1,超理性的精神活动 2,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的精神活动 八、美感与宗教感 海克尔:“观察满布星斗的天空和一滴水中的显微生命,我们就会赞叹不止;研究运动物质中能的奇妙作用,我们就会满怀敬畏之情;崇拜宇宙中无所不包的实体定律的价值,我们就会肃然起敬。——凡此种种都是我们感情生活的组成部分,都与‘自然宗教’的概念相符。” 爱因斯坦:“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我的世界观》) 九、美感的综合描述 1、无功利性 康德:“对一对象的存在是淡漠的” 席勒:“欲望是直接攫取它的对象,而观赏则是把它的对象推向远方,并帮助它的对象逃开激情的干扰,从而使它的对象成为它的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