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双垄覆膜和地槽集水技术对土壤水温、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影响.pdf

黄土高原双垄覆膜和地槽集水技术对土壤水温、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州大学博士论文 摘要 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特点,为了提高降水的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从收集田间最大的雨水量和控制雨水就地入渗这两个角度出发,将不同覆膜方式 和集水方式相结合,在榆中北山进行了两个不同的集雨实验。实验一在2006年 新型覆膜方式——双垄全膜覆盖沟播fORM)。在2007年除了与2006年相同的 不覆膜,在垄与垄之间设置地槽(MOC);(4)平地起垄,垄上覆膜(MC0);(5) 平地起垄,垄上覆膜,在垄与垄之间设置地槽(MC)。通过对土壤含水量、土壤 温度、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以下结果: (1)2006年和2007年DRM较其他传统的覆膜方式收集到更多的降水,表层土 壤水分含量分别达到最高10.5%和22.6%。DRM在所有处理中使表层土壤温度 oC,比RM高4.9 增加最多,2006年4月到9月的平均地温比CK高5.8 oC。尤 其在2007年作物出苗的关键时期,最高温可以高出对照CK6.10C,解决了当地 由于积温不足,在大田中不能种植玉米的问题。 (2)DRM处理可以大大提高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2006年DRM处理下的 玉米产量分别是RM和CK处理的103%和676%,水分利用效率(M甩)是CK 倍,RM的1.67倍,NM的1.3倍,CK的10。2倍,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一项有 效的增产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措施。 (3)DRM,RM,NM和WM处理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了土壤有机碳 (SOC)的含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碳(MBC)的含量,降低了土壤轻组有机 II 兰州大学博士论文 和C/N最低,C/P最高,对土壤养分损耗最大。 (4)地槽和垄上覆膜相结合的处理MC其作物产量在4年当中最高,2005年较 55.1%,41.8%和19.7%。地槽设置和垄上覆膜分别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强于两者 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 (5)在丰水年,地槽有利于土壤在0-40cm土层收集降水,提高耕层土壤水分的 贮存量。在干旱年情况相反,地槽中的土壤水分蒸发量大于收集量,降低了耕层 土壤水分含量,不利于土壤水分的恢复。 (6)地槽可增加槽内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和土壤C/N比,但是不利于活化土壤磷。 由此可见双垄全膜覆盖DRM处理是通过大幅改善表层土壤水温来提高作物 产量,进而提高经济收益。但是在带来高产的同时也对土壤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当地槽与垄上覆膜相结合时可大大提高作物产量,地槽内的土壤碳含量优于其他 处理。 关键词: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雨农业;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地槽集雨 技术: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温度;土壤养分 n1 兰州大学博士论文 Abstract In the viewofnaturalcharacteristicsofsemiaridof LoessPlateauandmorder regxon to therainwateruse and improve efficiencycropyield,tworainwater-harvesting hadbeenconductedinBeishanof incombinationsof experiments YuzhongCounty various methodswith methodswithtwoaimsto plasticmulching water—harvesting maximizefield amountandcontrolrainfall infiltration.I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