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麽想当英雄袁志杰形象化幽灵化的策略(上).PDFVIP

你为什麽想当英雄袁志杰形象化幽灵化的策略(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你为什麽想当英雄袁志杰形象化幽灵化的策略(上)

你為什麼想當英雄?──袁志傑形象化/幽靈化的策略(上) 文/黃妮妮 論及袁志傑在高雄獎中的作品《英雄傳說-文獻紀錄》,應從他二○一一年決定成為英雄開 始……。當年年初,facebook 上出現名為「美迪奇」並且號稱為英雄的人物,就像是福爾摩 斯與華生、蝙蝠俠與羅賓,美迪奇有一位搭檔──阿古力巴。「為了成為更好的人,所以才想 要成為英雄吧!」這樣的出發點,袁志傑和許哲瑜踏進一間擺滿了素描習作用石膏像教室, 選擇變身成為一對英雄搭檔。 「徒勞」的行動 最早發布的影片《英雄上線》中,推翻一般對英雄的想像,他們沒有豪華的地下基地擺滿各 式新型武器、也沒有一面貼滿緝凶線索的簡報。只見兩個身穿墨綠色長大衣,頭戴著白色石 膏像頭罩的「英雄」坐在公寓中很家常的聊著「我們現在到底是在做創作還是當英雄?」「如 果我們當得成英雄的話……當得成的話就不用辦展了啊!」總之,這些疑惑還沒解決,他們仍 是出發當英雄去了。其中一項任務攙扶老太太過馬路(引用美迪奇的話是「我們不因善小而 不為」),我們看見美迪奇與阿古力巴脅侍於老奶奶左右,然而甫過馬路卻是老奶奶微微拉高 了手腕,引領著這兩個因為石膏面具而無法判斷周圍來車狀況的「英雄」過馬路。另外在《美 迪奇大戰惡貫滿盈》的影片中他們尋找曾經發生過案件的地點,並且以木製的偶裝上小型的 美迪奇和阿古力巴頭像,以Google Map 的街景為案發現場;像是布袋戲一樣,以手操偶, 打擊犯罪,(縮小版的)美迪奇與阿古力巴就這麼在事件發生之後解決了案件。 扶老太太過馬路(其實是被老太太扶過馬路)、以木偶代替本尊攻打罪犯,到底是為何目的? 生產了什麼? 美迪奇與阿古力巴所做的所有行動中,並沒有明顯的目的性指向,他們不尋找一般英雄故事 中的大魔頭,也並非是背負一個黑暗的背景故事而帶有復仇性質的英雄。不斷出現在捷運、 藝術展覽、日常的馬路、深夜的超商或者是凌晨時分的地下道,他們尋找「可能發生搶案的 超商」、「已經發生過案件的社區」、或者是「可能遭遇車關的老人」,進行預防性的拯救行動 和對不在場事件的補償。其中我們讀到的是一串的徒勞行動和社會中無目的遊走的兩具奇異 的身體,為什麼他們要在看起來根本不會發生搶案的超商外守株待兔地預防犯罪?又為什麼 要解決已經發生過的罪惡? 袁志傑和許哲瑜此計畫的策略是以這兩個在社會意義下不具生產性的英雄不斷徒勞的行動, 與其所引發的過剩的事件擾動現實意義的建構邏輯。徒勞的行動難以被歸類或詮釋,但這也 許不是最重要的,我們必須時時在意藝術家心中對某事的提問、對現實的不滿足是否一直驅 動著他們的作為。由此我可舉另一個行動為說明,在二○一一年末將近的冬夜,美迪奇和阿 古力巴再度裝備完全,前往台南火車站的地下道,與遊民共度了一晚;那個他們決定共度一 起共度寒夜的遊民所居的地點就在地下道向上的兩側樓梯交界的Y型交界的平台處。當時正 逢台北市政府推行「嚴打計畫」,無家的遊民被四處驅趕,他們選擇當一晚的犯罪者(遊民, 在律法上不被允許者),傾聽犯罪者如何成為犯罪者(遊民如何變成現在的樣子)。這看似無 聊的坐在地下道與遊民聊天的舉動,實則沒有生產出任何基進的事件,但我們知道這些人們 揹負的身分──遊民,是社會遊戲荒謬地界定出來的,將無住屋者視為低下的一族,忽略其生 命故事與可能隱藏著的主動性。而藝術家為何為藝術家?是否經由獲獎、參展數量來認定? 沒有學院背景或發表紀錄便無法被稱為藝術家?或只需要一個感性的自我認定即可?這個 大哉問也許也被現在運轉得理所當然的藝術體制所掩蓋了。 替身的替身 究竟為什麼袁志傑和許哲瑜要扮演英雄?我想先回到袁志傑在許哲瑜「無姓之人」展,及其 更久之前的作品內所扮演的角色談起──並且設定自己並不知道現實中的袁志傑和許哲瑜的 友誼關係──在關美館「無姓之人」展中央有一指向性喇叭,播放著長期擔任許哲瑜作品模特 兒的袁志傑自白,指向性喇把將觀者限制站立在一個袁志傑頭像之前,我們看著這個即使已 經被立體化了的白色石膏像,還是讓人很難想像這個不斷以新聞的「完美嫌疑犯」出現在許 哲瑜作品中的人究竟是什麼樣的氣質、性格。即使許哲瑜將「無姓之人」畫了一條刪除線, 意味著這個展覽所呈現的「不是無姓之人」,在此也許可以稱他有意識地要賦予這位無姓之 人以姓名。在「無姓之人」所播放錄音檔案和小幅圖像,皆指向了一個聲稱為袁志傑的男人 所告訴我們的家庭私密故事,卻因為這個故事中的主角好像只是以往透過許哲瑜繪畫的線條 勾勒並且被抹平為各個新聞事件的主人公,並且綜觀許哲瑜的作品,「袁志傑」這個人的現 實形象並沒有直接地出現在任何的作品裡,因此這些口述故事的主角也因為這個無法聯繫上 任何現實人物的「袁志傑

文档评论(0)

ljxmax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