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强:新见黄国青铜壶及有关问题-简帛研究.DOC

付强:新见黄国青铜壶及有关问题-简帛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付强:新见黄国青铜壶及有关问题-简帛研究

新见黄国青铜壶及有关问题 付强 (宝鸡文理学院 历史系 721013 ) 2010年应好友之邀鉴赏了他家藏的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壶,由于此器为私人收藏未被学术界所知,所以今不揣浅陋拟一小文对于此器予以公布和对与之相关的问题进行说明,以期这一材料有利于学术界同仁的相关研究。 如图一所见这件青铜壶通高30.7厘米,口径10.3厘米到12厘米,腹径17厘米到22.5厘米,底径13.5厘米到18厘米,体呈椭圆形,长颈鼓腹,矮圈足,两耳作龙头虎身回首状,盖顶有一圆钮图三,盖面饰窃曲纹,腹部纹饰分三组,最上面一组为对环纹,中间一组为三角纹,下面一组为蟠纹,四周围以綯索纹,非常精美。这件青铜壶如果只从器物的形制和纹饰看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它与1983年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上官岗砖瓦厂黄君孟夫人孟姬墓葬出土的青铜壶图四完全一样[1],只有壶耳不同,新见这个壶耳为龙头虎身回首状,而《黄君孟夫人铜壶》耳则为虎头虎身回首状,这足以说明这件铜壶的时代与《黄君孟夫人铜壶》的时代大体相当。 下面在看铭文,这件铜壶铭文有三处,两处在壶的颈部,一处在壶的底部,现在隶定如下:(注:疑难字用铭文中的原字形表示;看不清楚的字用“”表示;颈部的一处铭文与《黄君孟夫人铜壶》铭文完全相同定为铭文一;图一照片颈部所看到的铭文与图二底部的铭文可以连读定为铭文二)。 铭文一:黄字作黄甫(夫)人行器,则永(宝),冬。 铭文二:黄父作黄甫(夫)人行器,休永(宝),厥 , 宗,屎 白(伯) ,唯王四(年)初吉丁亥,友作邦 尊,子子永宝。 铭文一中黄子就是黄君孟,《春秋》经传未见黄的爵称,而《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七引《十三州志》载黄子爵与器铭相合[2],铭文中甫人就是夫人,这一点王献唐先生已经释出[3],永(宝), 从“古”, 从“缶”铭文中有明显的区别, 读为居训为藏,句意上和“永宝用”相同[4]。冬,冬 为金文中的习语,即《诗经·既醉》的“令终”,令训为善的意思,按《诗经·既醉》诗祭祀之事,而“令终”一语并非仅与祭祀有关,清代马瑞辰已辨明,“令终”当兼福禄名誉言之,不必如传以为享祀[5]。为後由于字形相近造成错误,意为后嗣[6],“令终令後”意谓得享福禄名位而言的,考虑到这位黄夫人去世是仅有四十来岁,作器时还没有生育[7],那么器铭的这句话就是为此而发的。[8] 铭文二中,黄父由照片看是父,但应为子,恐由于字形相近致误,因为经过学者研究,黄君孟夫妇的铜器铭文,特别是黄夫人孟姬墓葬出土的铜器铭文,出现很多错字、漏字、别字、显得草率,这是春秋早期的特点。[9]休,美好也。厥 , 宗,此句由于缺字过多所以含义不明。 字我隶定为“屎”,《 盘》: 肇 朕皇祖考服, 字多见于甲骨文,如(一期存一·一七七),(一期前四·六·七)等,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为“屎”,此处训为, 《玉篇》释为之古文,《集韵》,古作,通,《说文》:,继也。《尚书·仲之诰》:“禹旧服”《孔传》:“继禹之功,统其故服”。[10] 为 白(伯)的名字,那么这句话如何理解呢?我认为这里是黄君孟想让死去的夫人孟姬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侍奉 伯,这是我的一个推想,由此也可知 伯也已经去世了,这个在甲骨文中有同样的例子,姚孝遂先生《吉林大学所藏甲骨选释》[11]一文图二(《合集》2636)中公布了一版甲骨现在隶定如下: 贞:惟祖乙取妇? 贞:妇好取不? 贞:惟太甲取妇? 贞:妇好取上? 贞:惟唐取妇好? 惟祖乙? 贞:惟太甲? 贞:惟唐取妇好? 姚孝遂先生发表时将“取”释读为“娶”,首次提出所谓“冥娶”,就是在古代不仅活人要娶妇,死人至于神鬼也要娶妇,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河伯要娶妇,而对于这一说法甲骨学界大体赞同,最近读到陈剑先生的论文也涉及到了这个问题,陈先生认为所谓的“冥婚”“娶冥妇”之说是完全不可信的,从一般情况而言,因某人疾病而断定其“有取”,应该是其病情已甚严重,或陷入了短暂的昏迷遂似其魂已经不在人世而被上帝或先祖取去,病人弥留之际,殆多如次。”[12] 不管怎样此处只是我们的一个推想,是否如此,还有待于其他学者加以研究。 唯王四(年),此处之王应该为东周周襄王,襄王元年为公元前651年,所以四年就是公元前648年,而由《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发掘报告》知道《春秋·公羊传》“僖公十二年····冬,楚人灭黄”,而僖公十二年(即公元前648年),这与此器的纪年完全吻合,这样我们也就可以推断黄君孟夫人孟姬去世于楚人灭黄的那一年,所以这件青铜壶的意义与价值就非常巨大,它既可以断定黄君孟夫人孟姬墓葬的绝对年代,又可以作为春秋早期晚段的标准器,还可以研究春秋时期的历法纪年,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春秋》为信史呀。 暂时释读为友,大概为黄君孟的名,邦字下一字不识,子子永宝。 由于这篇铭文中的疑难字太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