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桑格格——一个作家学茶故事
桑格格——一个作家学茶故事文化圈是相通的,我是先接触古琴再开始学茶的,第一次认识教我茶的古老师也是因为他是我古琴老师的朋友,而且琴和茶的气质本来就挺相近的,都是讲究一个“静”字,不过历史上琴和酒联系更紧密一点,这可能因为茶的普及比较晚的原因吧。
我先前有抑郁症,有两年了,甚至还住过院,花了好多钱都没治好,经常几天都睡不着觉。我记得第一次去古老师那里喝茶,就已经好几天没怎么睡觉了,他看出来了我的精神状态,他会根据每个人的气场来泡茶,那第一次给我喝的茶就是“木栅铁观音”,那是一种很阳刚的感觉,我来的前一天还跟古老师说我喝铁观音喝得胃不舒服,他就说,“什么伤了你,你就应该从那里补起。”这句话我印象极深,这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的道理。那天我们聊了很久,以后我每次喝古老师的茶后脑子里都马上有一段话,就是那种共鸣的感觉,你现在看我的微博,很多都是茶的话题。
我以前也喝过茶,但没有真正沉浸在里面过,刚开始觉得喝茶相比古琴,门槛更低,因为古琴需要长时间的训练,而泡茶喝茶好像不需要那么多功夫和技巧,其实不是。同样的茶具、茶叶,同样的动作,同样的水,每个人泡出来的茶味道都不一样,而这些微妙是不能用科学来衡量的,直到遇到了古老师,我的喝茶基因就被激发出来了,于是我就想跟着他学茶。古老师收学生很谨慎,他会观察你,看你适不适合学茶。后来他让我参加了他的初级班,3个月,每星期去一次,一个班就5个人。
上课的过程是一个颠覆以前认识的过程,老师说要想喝茶你就先忘掉这些茶的名字等各种概念,不要被词语和故事所束缚,真正品其味道。现在所谓茶艺和茶道都是最近几十年才有的学问,因为古代各朝的茶道茶艺都失传了,它不像古琴还有琴谱可以流传,而且各朝的茶也都不一样。现在茶界有很多凡俗礼节,也有很多讲究与故事,其实是伪古董,它既不传统也不现代,只是人为的拉开人与茶的距离,非得把人讲得云里雾里,让人高山仰止才行。其实是不自信的表现,用形式上的繁复和理论的深奥,给人心理上一个下马威,越讲究繁琐也就越来越脱离喝茶的本质,显得造作。我们需要把这些附会上去的东西去掉才能感受真正的茶。
同时喝茶也没必要喝贵的,茶本来是自然质朴的,比如现在很多茶人会炫耀茶具,动不动就几万块,但我的老师就说只要能泡出好茶就是好茶具。
总之,我是要把笼罩在茶上面的人为附加的所谓“文化”和“价位”去掉,而应该细细体味每种茶每种泡法的微妙感觉。
上完老师的初级班后,我又想接着上中级班,但老师一直说:“不着急,不着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微博上看到浙大茶学系一个教授的视频,讲的都是茶的最源头的知识,什么种植技术啊、炒制工艺啊,我觉得一个爱茶人应该学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而且浙江茶学系是国内茶界最权威的机构,于是跑到杭州呆了10天。课排得很满,上午下午晚上全都有课,非常充实,比如课上讲到洗茶是没必要的,因为农药是脂溶性的,泡茶根本泡不出来,农药和重金属问题都不是洗茶能解决的。浙大一个班是八十个人,像我这样的兴趣爱好者很少,基本上都是卖茶的,所以我后来买的茶好多都是找班上同学的路子,哈哈。
喝茶喝久了,每种茶就像你的朋友,它的气质你都可以体会。比如乌龙茶似男人,绿茶似少女,白茶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我最喜欢喝的是青茶,就是乌龙茶,现在也开始尝试喝普洱。在茶界,这两者比较对立,一般先喝乌龙的很难再喜欢普洱,喝普洱的也不大喜欢喝乌龙,这就像两大阵营,一般喝乌龙的偏文人,不张扬,但很丰富、而喝普洱的那一派呢,比较质朴,比较有力度,脾气也很火爆。
好茶喝到嘴里,就像是浓墨滴到清水里——墨水是坠落的,香味是撞进来的,然后丝丝缕缕漫开,缠绕舌头,晕满整个口腔,整个心或者清水都染成茶的颜色。
现在我的抑郁症也好了,这和我的学茶有很大关系,这真是意外的收获。我想这是因为抑郁症是精神的涣散,而茶道恰恰是凝聚精神的一种修为,一切都要沉稳和缓慢。泡茶喝茶是很忘我的,你的全部精力都投射到泡茶和喝茶上了,真正的泡茶师是非常累的,脑子里要考虑很多东西,你自然就把自己忘了,抑郁症也无处附着了,所以整个人不别扭了。
茶已经成为我每天的必修课,像吃饭睡觉一样。我未来想写一本书,关于喝茶的感受,现在市面上的书都是各种资料知识的堆积,很没有创意。有机会我还想去参观参观各地的茶山。
1
文档评论(0)